时间: 2025-04-27 02: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26
多病山中客,无人傍酒樽。
与猿分橡子,为鹿长禾孙。
白昼云归屋,黄昏雨打门。
忽怀杨司马,烟霭隔重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多病的山中客人,身边无人陪伴饮酒。他与猿猴分享橡子,与鹿共同培育禾苗。白天云彩归向屋顶,黄昏时分雨水敲打着门扉。忽然间,他想起了杨司马,烟雾朦胧,隔着重重的门阀。
作者介绍:岳珂,字宗仁,号简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思索。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孤独感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身处山中,虽然环境宁静,但也感到孤独,渴望友谊的陪伴。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其一》是一首富有情感的山中诗作。诗人在山中独处,身体多病,孤独感油然而生。诗的开头以“多病山中客”引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内心的状态,增添了诗的厚重感。接下来的“无人傍酒樽”则展现了诗人在这种孤独中所感受到的凄凉。这里的“酒樽”暗示着诗人渴望的陪伴和欢乐,但现实却是他独自一人,无法分享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与猿分橡子,为鹿长禾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虽然身边没有人,但他与自然生物之间的互动让他感到了一丝慰藉。这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显露出他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
最后两句“忽怀杨司马,烟霭隔重阍”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直白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杨宗博作为诗人的好友,意味着诗人在孤独中仍然向往人际关系的温暖。烟霭的描绘,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对友人的怀念,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内心的细腻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司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杨贵妃
B. 杨宗博
C. 杨白劳
D. 杨万里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病痛的怨恨
“多病山中客”中“山中客”指代什么?
A. 旅人
B. 隐士
C. 渔夫
D.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