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46
奉使京西
李涉
卢龙已复两河平,
烽火楼边处处耕。
何事书生走羸马,
原州城下又添兵。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恢复与生机。卢龙地区已经恢复了,两河流域的战火也平息,烽火台附近,农田里到处都是耕作的景象。书生为何骑着瘦弱的马走在路上,原州城下又增添了士兵的驻扎。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创作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从战乱中恢复时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农耕的恢复,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奉使京西》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战后复兴的景象。诗的开头,作者以“卢龙已复两河平”开篇,直接点明了战乱已经结束,国家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繁荣。接下来的“烽火楼边处处耕”,描绘了农田里到处都是辛勤耕作的人们,生动地展示了恢复生产的景象。整体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诗人显然对国家的复兴感到欣慰。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揭示了另一层面。“何事书生走羸马”,书生的羸弱与疲惫,反映了知识分子在战乱中所承受的压力与无奈。接着“原州城下又添兵”,则暗示着尽管战后恢复,但仍有军事驻扎,国家的安全还未完全稳定。这种对比使诗的情感更加深沉,既有对和平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忧虑,表现出诗人对战后复兴的欣喜,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卢龙”指的是哪个地方?
填空题:诗中的“羸马”形容的是(____)的状态。
判断题:诗中表现出诗人对社会恢复的乐观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