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2:30
作者:皮日休(唐代)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陇山高耸入云,仿佛鹦鹉在巅上筑巢。
山势险峻,甚至连完整的山体都难以寻见。
陇山上的百姓生活艰难,犹如登天般艰辛。
空中遥望他们的巢穴,跌落者纷纷而下。
这里的鸟儿难以捕捉,十个人中有九个死去。
陇川有守卫的士兵,他们也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奉命提着鸟笼,直至金台之前。
那些鸟儿毫无珍惜之意,它们的叫声无人言说。
为何轻视人命,去玩弄这些玩物呢?
我听闻古代圣王,珍禽都应得到保护。
而如今,这些陇民却每年都在哀嚎。
作者介绍:皮日休,字太和,号青原,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生活在唐代中期,时局动荡不安,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困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此诗成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陇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权者的批评。
《哀陇民》以陇山的险峻和陇民的苦难为背景,展现了皮日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陇山和陇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命轻贱的愤怒。诗中“陇山千万仞”开头,便设定了一个极其险峻的环境,映衬出陇民生存的艰难。诗人用“十人九死焉”突显了陇民的生存危险,生动地传达出他们的苦痛与无助。后半部分,诗人更是直接质问守卫士兵为何轻视人命,彰显了对统治者的控诉与对百姓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构建出一种悲凉而又充满同情的氛围,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陇民的困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关怀。
诗词测试:
陇山的高度在诗中是如何描述的?
诗中提到的陇民的生存状态是?
诗人对统治者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