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正乐府十篇。哀陇民》

时间: 2025-04-27 19:22:30

诗句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2:30

正乐府十篇·哀陇民

作者:皮日休(唐代)

原文展示: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白话文翻译:

陇山高耸入云,仿佛鹦鹉在巅上筑巢。
山势险峻,甚至连完整的山体都难以寻见。
陇山上的百姓生活艰难,犹如登天般艰辛。
空中遥望他们的巢穴,跌落者纷纷而下。
这里的鸟儿难以捕捉,十个人中有九个死去。
陇川有守卫的士兵,他们也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奉命提着鸟笼,直至金台之前。
那些鸟儿毫无珍惜之意,它们的叫声无人言说。
为何轻视人命,去玩弄这些玩物呢?
我听闻古代圣王,珍禽都应得到保护。
而如今,这些陇民却每年都在哀嚎。

注释:

  • 陇山:指陇山,位于中国甘肃省,是古代西北的重要地理标志。
  • 鹦鹉:在这里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事物。
  • 蚩蚩:形容百姓的艰难和困苦。
  • 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
  • 金台: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权贵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皮日休,字太和,号青原,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生活在唐代中期,时局动荡不安,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困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此诗成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陇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权者的批评。

诗歌鉴赏:

《哀陇民》以陇山的险峻和陇民的苦难为背景,展现了皮日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陇山和陇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命轻贱的愤怒。诗中“陇山千万仞”开头,便设定了一个极其险峻的环境,映衬出陇民生存的艰难。诗人用“十人九死焉”突显了陇民的生存危险,生动地传达出他们的苦痛与无助。后半部分,诗人更是直接质问守卫士兵为何轻视人命,彰显了对统治者的控诉与对百姓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构建出一种悲凉而又充满同情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陇山千万仞:强调陇山的高耸,象征着陇民面临的艰难环境。
  2. 鹦鹉巢其巅:鹦鹉的巢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却在高处,暗示高不可攀。
  3. 穷危又极嶮:描述陇山的险峻,进一步加深陇民的困境。
  4. 蚩蚩陇之民:强调陇民的苦难与无奈。
  5. 空中觇其巢:表明对陇民生存状态的观察。
  6. 百禽不得一:表明捕鸟的艰难,象征着生存的困惑。
  7. 戍卒亦不闲:指出士兵的忙碌,但他们的工作与百姓的苦难并无关系。
  8. 将命提雕笼:描述士兵的任务,暗示对生命的漠视。
  9. 彼毛不自珍:反映对生命的漠然与不珍惜。
  10. 胡为轻人命:质问为何轻视人命。
  11. 吾闻古圣王:提及古代圣明的统治,与现状形成对比。
  12. 今此陇民属:强调当下陇民的悲惨命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陇山比作艰难的环境,鹦鹉巢象征美好。
  • 对仗:如“穷危又极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彼毛不自珍”传达了对鸟类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陇民的困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关怀。

意象分析:

  • 陇山:象征着艰难的生存环境,代表了陇民的苦难。
  • 鹦鹉:象征着珍贵的生命与希望,但却被忽视。
  • 戍卒: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对人命的轻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陇山的高度在诗中是如何描述的?

    • A. 低矮
    • B. 万仞
    • C. 平坦
    • D. 突兀
  2. 诗中提到的陇民的生存状态是?

    • A. 富裕
    • B. 快乐
    • C. 苦难
    • D. 安逸
  3. 诗人对统治者的态度是?

    • A. 尊敬
    • B. 赞美
    • C. 质疑与批评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历史的思考。
  • 《春望》- 杜甫:描绘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诗词对比

  • 皮日休的《哀陇民》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但前者着重于个体的艰难生存,后者则更强调国家的动荡与历史的悲剧。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文章与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送春,用梦云楼主人韵 高阳台 高阳台 高阳台 梨花 高阳台 晚鸦 高阳台 高阳台 京华访苏宇丈,北海碧鲜亭坐雨 高阳台 高阳台·怡园曲社 高阳台 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夕字旁的字 包含贞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名动天下 月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月字旁的字 厮舆 亅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投影 羽字旁的字 磬其所有 平时 括率 眉子 蹉跎日月 二十三画汉字大全_详细解析二十三画汉字及其书写技巧 提手旁的字有哪些?小学一年级提手旁汉字大全_轻松掌握提手旁生字 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