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26:51
《杂咏一百首·庞公》
采芭栖迟稳,燃萁篡夺危。
景升不受子,却念德公儿。
这首诗描绘了庞公的生活状态:他在芭蕉树下慢慢地采集、安稳地栖息;而燃烧的秧苗则似乎在奪取他的安宁。景升这个人不愿接受他子的安排,却在心中常常念及德公的儿子。
刘克庄,字子中,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风格独特。其诗风多表现豪放与沉郁,常借景抒情,展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庞公的宁静生活,反映出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纷扰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庞公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通过“采芭栖迟稳”勾勒出一种田园诗意的安宁,反映了诗人内心渴望的平静。然而,紧接着“燃萁篡夺危”则揭示了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外界的动荡对内心宁静的侵扰。接下来的“景升不受子,却念德公儿”,则引出了历史人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寻与对历史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幅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伦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动荡的不安,同时反映出个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
“燃萁”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德公”是指?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感慨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