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除夜》

时间: 2025-07-12 20:42:17

诗句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42:17

原文展示:

除夜 卢仝 〔唐代〕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遴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白话文翻译:

身体衰弱,归乡的愿望未能实现,在这寂静的夜晚感到格外孤独。 故乡远在千里之外,新年又隔着几个夜晚。 寒冷依旧逼近北方的峭壁,风渐渐从东方吹来。 只能看到长安的街道,晨钟穿过火光中的城市。 我殷勤地珍惜这个夜晚,这个夜晚却在徘徊。 蜡烛燃尽,新年又要分别,鸡鸣声中,岁月更新。 驱邪的声音刚刚驱走疾病,酒色已经迎接春天的到来。 明天举杯的地方,谁会是最后一个留下的人。

注释:

  • 衰残:指身体衰弱。
  • 归未遂:归乡的愿望未能实现。
  • 旧国:指故乡。
  • 数更:几个夜晚。
  • 北峭:北方的峭壁。
  • 长安陌:长安的街道。
  • 晨钟度火城:晨钟穿过火光中的城市。
  • 遴巡:徘徊。
  • 傩声:驱邪的声音。
  • 酒色:指酒和春天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是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涉及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除夜,即除夕之夜。诗人身处异乡,身体衰弱,思念故乡,感慨新年的到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寒冷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诗中“衰残归未遂”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对归乡的渴望,而“寂寞此宵情”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诗中的意象如“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等,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寒冷和不安。最后两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 诗人身体衰弱,归乡的愿望未能实现,感到孤独。
  2. “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 故乡远在千里之外,新年又隔着几个夜晚。
  3.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 寒冷依旧逼近北方的峭壁,风渐渐从东方吹来。
  4. “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 只能看到长安的街道,晨钟穿过火光中的城市。
  5.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遴巡。” —— 我殷勤地珍惜这个夜晚,这个夜晚却在徘徊。
  6.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 蜡烛燃尽,新年又要分别,鸡鸣声中,岁月更新。
  7.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 驱邪的声音刚刚驱走疾病,酒色已经迎接春天的到来。
  8.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 明天举杯的地方,谁会是最后一个留下的人。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渐向东生”中的“生”字,赋予风以生命力。
  • 对仗:如“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中的“衰残”与“寂寞”,“归未遂”与“此宵情”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新年的期待,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 “寒犹近北峭”:寒冷的意象,象征诗人内心的寒冷和不安。
  • “风渐向东生”:风的意象,象征新年的到来和变化。
  • “烛尽年还别”:蜡烛的意象,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分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衰残归未遂”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平静
  2. “旧国馀千里”中的“旧国”指的是什么? A. 长安 B. 故乡 C. 京城 D. 外地
  3. “傩声方去病”中的“傩声”是什么意思? A. 驱邪的声音 B. 钟声 C. 歌声 D. 风声

答案:

  1. B. 孤独
  2. B. 故乡
  3. A. 驱邪的声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元日》:同样以新年为背景,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卢仝的《除夜》与王安石的《元日》:两者都以新年为背景,但卢仝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卢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卢仝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卢仝诗歌的背景和风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其五 初民 卜算子 卜算子·子知公莹 卜算子 夜来风雨有萧瑟意,为作四首 其四 卜算子 效稼轩体,并用其韵。作归来辞 卜算子 玄武湖泛舟 卜算子·仲唯丈属题勤伯为写柳阴双雀便面 卜算子 同学相聚,醉馀独听旧歌 卜算子·初见青钢剑 卜算子 题翥山女子留赠琴操参禅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耳春风 有余 气字旁的字 不敢造次 止字旁的字 宴语 包含全的词语有哪些 施治 文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百分号 铜围铁马 履穿踵决 西字头的字 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箴盥 敷衍搪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