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1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18:22
和陈待制秋日湖楼宴集篇
作者:翁卷
一夕鸣雨来,秋容变俄顷。
湖山属初霁,风烟带微冷。
侍臣设芳筵,开楼玩澄景。
怀我林下人,招携共观省。
碧草铺近洲,白云冒遥岭。
依衡兰杜香,仿佛潇湘净。
抚化篇忽成,达生累全屏。
即是造物游,何必神仙境。
一夜的细雨过后,秋天的景色瞬间变化。
湖光山色在初晴时分显得格外迷人,微风中带着一丝寒意。
侍臣们准备了丰盛的筵席,打开楼阁欣赏清澈的景色。
我怀念那些隐居在山林中的朋友,邀请他们一同来观赏。
碧绿的草地铺展在近处的洲滩,远处的白云笼罩着遥远的山岭。
依稀能嗅到兰花与杜鹃花的香气,仿佛置身于清净的潇湘。
抚琴吟诗的时刻自然到来,心情如同画卷般展开。
这便是大自然的游乐,何必去追求神仙的境界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翁卷(约995年-1057年),字子云,号涧泉,宋代诗人,少有名声。其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抒情与描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的一次湖楼宴集,诗人借宴会之际,描绘秋日的湖光山色,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美的热爱。
翁卷的《和陈待制秋日湖楼宴集篇》是一首描绘秋日湖光山色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篇便以“鸣雨”引入,细雨过后,清新的空气和明朗的天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湖山的景色,清晰明朗,似乎在瞬间将读者带入那个美丽的场景中。
宴席的设立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提到的“怀我林下人”,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描写自然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碧草”、“白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气氛。
最后,诗人以“即是造物游,何必神仙境”收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强调在自然中寻求的乐趣和满足,远胜于追求虚幻的神仙境界。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艺术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宴会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强调在自然中寻找乐趣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初霁”指什么?
A. 初春
B. 刚刚放晴
C. 刚刚下雨
D. 刚刚入秋
诗人怀念的“林下人”指的是?
A. 侍臣
B. 朋友
C. 自己
D. 隐士
“碧草铺近洲”中“碧草”象征什么?
A. 贫瘠
B. 丰盈
C. 失落
D. 干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