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1:4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1:44:54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尽放我一作须放我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
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这首词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人生的豁达。开头提到“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意指那些微不足道的名声与利益,值得忙碌追求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强弱也不过是表象。趁着年轻,尽情放纵自己的狂妄与自由。人生百年,喝醉了又怎样,经历的场合多达三万六千次。想做什么就去做,思考也要随心而行。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风雨忧愁只会相互妨碍,何必死命争辩。能在清风与明月下,享受高高的草地和广阔的天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江南的美好,正如千钟美酒,和一曲悠扬的歌声,令人陶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洒脱见称。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名利的看淡。此时的苏轼经历了许多波折,内心对世事的看法愈发成熟与豁达。
《满庭芳·蜗角虚名》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词作,表达了苏轼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人生的感慨。词的开头便以“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出名利的无足轻重,暗示人生的种种追求其实不过是徒劳。接着,词人提到“事皆前定”,让人感受到一种宿命论的哲学思考,似乎在强调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最终都难逃命运的安排。
而在面对人生的种种烦恼时,苏轼选择“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洒脱态度,鼓励人们要珍惜年轻时光,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在“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的句子中,词人以醉酒象征对人生的放纵与洒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后半部分,苏轼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提到“幸对清风皓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和满足。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他感到幸福,“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更是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欢愉,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既有对世事的深刻思考,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热爱,充分体现了苏轼的个性与才华。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人生的豁达,强调享受当下与自然的美好,表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蜗角虚名”中的“蜗角”指代什么?
A. 名声
B. 生活
C. 朋友
诗中提到的“清风皓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宁静与美好
C. 争斗
“三万六千场”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经历的场合
B. 美酒的数量
C. 朋友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