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04
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作者:苏轼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
绣衾下抱著俱香滑。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采菱与轻柔的少女形象展开。诗人感叹这个名字的美好,不知是谁能抵挡得住。采菱的动作让人联想起她与使君的亲密关系,仿佛千金都买不来那份珍贵的情感。她的裙裾轻盈,仿佛珍珠般闪耀。她的发髻初成,显得格外动人。真正的采菱,令人怜爱,轻轻拍打着水面,一双手在水中采菱,仿佛在绣衾下搂着香滑的梦。待到京城再去寻找那种情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多样,风格独特,常融合豪放与婉约的特点。其文学成就影响深远,尤其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具有极高的造诣。
《皂罗特髻(采菱拾翠)》创作于苏轼的中年时期,正值其仕途波折与情感体验交织之时。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情感深邃的理解。
苏轼的《皂罗特髻(采菱拾翠)》以其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与轻盈。整首诗通过对“采菱”的反复吟唱,营造出一种轻快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诗中的女子不仅是一个“采菱”的形象,更是情感与美丽的象征。在她的身上,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每一句中,诗人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特征,尤其是她那“正髻鬟初合”的形象,既代表着青春的初成,也暗示着她即将步入婚姻的生活。诗人用“千金买采菱拾翠”强调了爱情的珍贵,显示出这种美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巧思,尤其是“绣衾下抱著俱香滑”一句,既表现了温柔的感情,又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让人感受到那种亲密无间的氛围。最后一句“待到京寻觅”更是给人留下一种期待与希冀,仿佛在暗示着未来的美好可能。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真挚爱情的渴望。苏轼通过对女子采菱的描绘,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选择题
诗中“千金买采菱拾翠”表达了什么?
A. 爱情的价值
B. 钱的力量
C. 友情的珍贵
D. 美食的诱惑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正髻鬟初合”是指__。
判断题
诗中的“采菱”仅仅是指一种植物。(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