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1:49
不羡腰金照地光,
暂时假面弄西凉。
晴窗咽日肝肠暖,
古殿朝真屦袖香。
说静故知犹有动,
无闲底处更求忙。
先生官罢乘风去,
何用区区赋陟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不羡慕那些金光闪闪的富贵生活,只要能在自然中享受宁静,便已足够。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懂得寻找内心的平静。朋友已辞官远去,何必去追求那些浮华的事物呢?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以诗词、散文和书法著称于世,作品风格多样,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与朋友相送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惋惜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心中有许多感慨,故而写下此诗。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中,诗人用“腰金照地光”来形容富贵的诱惑,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无所谓态度。接着,诗人通过“晴窗咽日肝肠暖”,描绘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说静故知犹有动,无闲底处更求忙”,这一句可以看作是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即使在表面上看似宁静的环境中,内心依旧有着无尽的动荡;而在忙碌的生活中,却又常常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苏轼在这里提醒人们要学会在忙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先生官罢乘风去,何用区区赋陟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对世俗名利的淡薄态度。诗人在这里以隐逸者的身份寄托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腰金”象征什么?
“晴窗咽日”的意境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