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1:48
一角青天缺,孤峰补白云。
洞深泉自出,山险路难分。
日月愁关锁,风雷乱见闻。
但令栖隐去,何必遇神君。
蓝天的一角缺失,孤独的山峰衬托着白云。
深邃的洞中泉水自流,险峻的山路难以辨认。
日月愁苦地被关锁,风雷带来了混乱的见闻。
只要能隐居于此,何必去遇见神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朝,清代诗人,生平大致生活在清朝中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带有山水田园的情怀,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朝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周遭繁杂现实的逃避。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藐姑山》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一角青天和孤峰、深洞泉水与险山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日月愁关锁,风雷乱见闻”两句,深刻揭示了世事的纷扰与内心的苦闷,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但令栖隐去,何必遇神君”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清新脱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清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峰补白云”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何必遇神君”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