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49:31
如梦令(渊明行径)
作者: 张炎 〔宋代〕
苔径独行清昼。
瑟瑟松风如旧。
出岫本无心,
迟种门前杨柳。
回首。
回首。
篱下白衣来否。
在清静的白昼,我独自走在苔藓铺成的小径上。
耳边传来松风的瑟瑟声,仿佛一切都如往常一样。
我从山中出来,心中并无所求,
只是迟缓地在门前的杨柳下打量。
我回头看看,
不知那篱笆下的白衣人是否还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白衣”常常用来指代隐士或志趣高洁之人,传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杨柳”常常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轮回。
作者介绍:
张炎,字致远,号秋水,南宋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其作品多有隐逸情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一个重视文人隐逸生活的时代。诗人可能受到陶渊明的影响,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如梦令(渊明行径)》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开篇的“苔径独行清昼”,展现了诗人独自在自然中漫步的情景,清静的白昼与苔藓小径交织,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下来的“瑟瑟松风如旧”,则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久。
“出岫本无心”,诗人以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表明自己并无追求,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后面的“迟种门前杨柳”则暗示着对生活的从容与悠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的“回首”,留给读者一种悬念与思考,诗人回头望去,似乎在询问那曾经的白衣人是否还在,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思考,令人深受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小径上独自行走的感觉是怎样的?
A. 热闹
B. 清静
C. 惆怅
“瑟瑟松风如旧”中“如旧”表示什么?
A. 新鲜
B. 熟悉
C. 疏远
“白衣”通常指代什么样的人?
A. 商人
B. 隐士
C. 农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