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7:23
白发吟
作者: 杜荀鹤 〔唐代〕
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
几人乱世得及此,今我满头何足悲。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家山苍翠万馀尺,藜杖楮冠输老儿。
这首诗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与对生活的乐观。诗中开头提到白发如丝,不妨在年轻时享受生活。面对乱世,能够拥有这样的心态的人并不多,而我如今满头白发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九转灵丹再好也不如美酒,五音清乐也比不上诗歌的怡悦。最后,虽然我年迈,但我的家乡依然苍翠,我手持拐杖,头戴葛冠,心中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45年-903年),唐代诗人,号“白山”,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和哲理,风格自然天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荀鹤晚年,他时值暮年,面对人生的衰老与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无常,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杜荀鹤的《白发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生活智慧的诗。诗的开头以“白发”引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衰老。这种直接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但随即,诗人又提出“惊度少年时”的观点,强调应当珍惜年轻的时光,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其沉沦于对衰老的悲哀,不如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接着,诗中提到“几人乱世得及此”,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感慨,表明在乱世中能够拥有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人确实不多。而他自己满头白发,却不觉得悲伤,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这一句,将诗与酒、乐相比较,强调诗歌的独特魅力,表明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推崇。同时也隐含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重视,给人以启示。
最后,诗人描绘了家乡的壮丽景色,虽然身为老者,依旧心怀对生活的热爱。在这幅图景中,诗人用“藜杖楮冠”表现了老年人的朴素与淡泊,展现了岁月的沧桑与内心的宁静。
综上所述,《白发吟》通过对衰老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与积极的人生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白发吟》通过对衰老的感慨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传达出一种面对时间与生命的豁达与洒脱,鼓励人们珍惜当下,追求精神的满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转灵丹”代表什么?
A. 美酒
B. 诗歌
C. 追求长生不老的药物
诗人对衰老的态度是?
A. 悲伤
B. 超然
C. 忧愁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家乡的热爱
B. 对衰老的无奈
C. 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