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李先辈从知塞上》

时间: 2025-07-28 11:24:00

诗句

去草军书出帝乡,便从城外学戎装。

好随汉将收胡土,

莫遣胡兵近汉疆。

洒碛雪粘旗力重,冻河风揭角声长。

此行也是男儿事,莫向征人恃桂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24:00

原文展示:

送李先辈从知塞上
杜荀鹤

去草军书出帝乡,
便从城外学戎装。
好随汉将收胡土,
莫遣胡兵近汉疆。
洒碛雪粘旗力重,
冻河风揭角声长。
此行也是男儿事,
莫向征人恃桂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李先辈出征的祝愿与期盼。诗中提到,李先辈要离开故乡,去打仗,身穿戎装,学习军事。希望他能像汉朝的将领一样,收复失地,不让敌人侵犯汉人的边疆。诗人描绘了严寒的环境,风雪交加,军旗沉重,战斗的号角声悠长。最后,诗人告诫李先辈,这次出征是男子汉的责任,不要依赖家乡的桂花香气。

注释:

  • 草军书:指的是草拟军中文书或兵书。
  • 帝乡:指的是作者的故乡,通常指长安。
  • 戎装:军装,战士的服装。
  • 汉将:汉朝的将领,这里指代英勇的战士。
  • 胡土:指的是敌国(胡人)占据的领土。
  • 胡兵:敌国的士兵。
  • 洒碛雪:指在沙漠的雪地中,形容环境寒冷。
  • 冻河:指的是冰冻的河流。
  • 角声:号角的声音,战斗的号角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835年,活跃于唐宣宗时期。杜荀鹤以写作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战争、边疆和士兵的生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杜荀鹤的晚年,正值唐朝对外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中写到的李先辈可能是一位出征的战士,诗人对其出征的心情复杂,既有祝福也有担忧,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歌鉴赏:

《送李先辈从知塞上》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边塞诗,诗人通过对朋友李先辈出征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对战斗的深切关注。全诗开篇便提到“草军书”和“帝乡”,即将出征与故乡的情感紧密相连,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接着,诗人在描绘戎装的同时,隐含了对李先辈能力的期待,期望他能如汉朝将领般勇猛,收复失地,捍卫家园的决心。

后面的描写则通过“洒碛雪”和“冻河风”生动展现了艰苦的边境环境,营造出一种紧张而严峻的气氛。尤其是“角声长”,更是将战争的紧迫感传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莫向征人恃桂香”,以桂香作为对比,强调出征的艰辛与责任,暗示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男子汉应担当起捍卫国家的重任,而不是沉浸于温馨的故乡情怀之中。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而激昂,既有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又流露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深刻展示了唐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草军书出帝乡:提到“草军书”表明出征的准备,暗示着出征的正式与严肃。
  2. 便从城外学戎装:城外的学习象征着即将面对战斗的现实,戎装的穿戴是士人身份的转变。
  3. 好随汉将收胡土:表达了希望能像汉朝将领一样,收复失地的愿望。
  4. 莫遣胡兵近汉疆:警惕敌人侵入的危险,体现出强烈的保家卫国情怀。
  5. 洒碛雪粘旗力重:描绘了严酷环境下,战旗的沉重,象征着士兵的责任与使命。
  6. 冻河风揭角声长:环境的恶劣与战斗的紧迫感相结合,渲染出战争的严峻。
  7. 此行也是男儿事:强调出征是男子汉应尽的责任,彰显了男子汉的担当。
  8. 莫向征人恃桂香:以桂香暗示故乡的温馨,告诫友人不要依赖家乡的安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洒碛雪”与“冻河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环境描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感受到战斗的紧迫感。
  • 比喻:用“桂香”比喻温馨的生活,反衬出战争的残酷。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家国情怀与男子汉的责任感。诗人通过对李先辈出征前的叮嘱,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危的忧虑,展现了士人应有的担当与勇气。这首诗不仅仅是送别,更是对朋友的鼓励,希望他在严酷的环境中不忘初心,勇敢迎接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军书:象征着准备与责任。
  • 戎装:象征着战斗与使命。
  • 胡土:象征着敌国,反映出边疆的紧张局势。
  • 桂香:象征着故乡的安逸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兵”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士兵? A. 唐朝
    B. 汉朝
    C. 胡人

  2. “洒碛雪粘旗力重”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 A. 温暖
    B. 严寒
    C. 舒适

  3. 诗的最后一句“莫向征人恃桂香”想要表达什么? A. 不要依赖故乡的温暖
    B. 继续享受家乡的生活
    C. 忘记出征的责任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杜甫《兵车行》:同样关注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表现了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 王昌龄《出塞》:通过描写边塞的壮丽与士兵的豪情,展现出边疆的特殊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唐代边塞诗研究》

相关查询

送赵六贞固 相和歌辞。王子乔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初至崖口 雨从箕山来 浣纱篇赠陆上人 相和歌辞。江南曲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人待士 惊醒 轧马路 几字旁的字 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讥弹 甘旨肥浓 险遭不测 珍藏 黑字旁的字 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窥谏 竹字头的字 洁身守道 鬲字旁的字 积习难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