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0:05
山居自遣
作者:杜荀鹤
茅屋周回松竹阴,
山翁时挈酒相寻。
无人开口不言利,
只我白头空爱吟。
月在钓潭秋睡重,
云横樵径野情深。
此中一日过一日,
有底闲愁得到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居住的生活。茅草屋四周被松竹的阴影所环绕,偶尔有老人与我一起饮酒聊天。无人言语,世俗的利益也无从谈起,只有我这个白发苍苍的人,空自沉浸在吟诵之中。月光在钓鱼的潭水上显得沉重,云彩横在砍柴的小径上,野外的情绪愈发深沉。在这山中,每一天都像是漫漫无期,心中不禁涌起闲愁。
作者介绍:杜荀鹤(约850年-934年),字子骏,号山人,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诗人可能在隐居山林之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
《山居自遣》是杜荀鹤描写山中隐居生活的代表作。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的开头,茅屋、松竹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图,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而“山翁时挈酒相寻”则展示了诗人虽隐居但并不孤独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人际间的温暖。
其次,诗人通过“不言利”来表达对尘世繁华的拒绝,反映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白头的吟唱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他对物质的无所追求,转而更重视精神的满足和自我表达。月光和云彩的意象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惆怅。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意象上清新而深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享受山中生活的同时,也难免感到一种无奈与孤独,这种情感恰恰是许多隐士所共同经历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山中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又难以逃避的闲愁。
诗词测试:
杜荀鹤的《山居自遣》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A. 繁华城市 B. 田园山居 C. 战争场景
诗中提到的“白头”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老年 C. 忧愁
诗人对世俗利益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超脱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