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1:33
投从叔补阙
作者:杜荀鹤〔唐代〕
吾宗不谒谒诗宗,常仰门风继国风。
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
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颂同。
三十年吟到今日,不妨私荐亦成公。
我家族虽不与诗宗有所交往,但常仰望门第的气度延续着国风。
虽然有诗篇传遍海内,却没有亲族在朝中任职。
虽然自觉源流浅薄,所获得的也值得怜惜,与雅颂相同。
经过三十年的吟诵到今天,私下推荐也可以成为公事。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字子美,号石头,生于盛唐,晚于李白、杜甫等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常常通过对比展现内心的矛盾与感慨。
创作背景
杜荀鹤在诗中反映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同时表达了对家族关系的无奈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此诗作于他心中对诗歌地位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之间的挣扎。
《投从叔补阙》这首诗从个人情感出发,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的开头,杜荀鹤以“不谒谒诗宗”开篇,表达了自己与诗歌大家的距离感,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仰慕之情。接着,他提及家族在朝中的缺失,进一步突出个人在社会中的渺小和无奈。
“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在文化传承与家族支持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对家族荣光的渴望。尽管感到“源流浅”,但对诗歌的热爱使他不愿放弃,甚至在最后提到“私荐亦成公”,显示出他对个人努力与社会认可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我的自省,也有对家族、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对个人努力的坚持,反映出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对时代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国风”主要指哪个古代诗歌的部分?
A. 诗经的国风部分
B. 楚辞
C. 唐诗
诗人觉得自己与诗宗的关系如何?
A. 亲密
B. 疏远
C. 忽视
诗中提到的“雅颂”代表什么?
A. 古代的音乐
B. 古代的诗歌风格
C. 古代的绘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杜甫的《春望》和杜荀鹤的《投从叔补阙》,两者都表达了对家国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现实的苦难,而杜荀鹤则更多地关注文化的传承和个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