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43
九载一相逢,百年能几何。
复为万里别,送子山之阿。
白鹤久同林,潜鱼本同河。
未知栖集期,衰老强高歌。
歌罢两凄恻,六龙忽蹉跎。
相视发皓白,况难驻羲和。
胡星坠燕地,汉将仍横戈。
萧条四海内,人少豺虎多。
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过。
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
子负经济才,天门郁嵯峨。
飘摇适东周,来往若崩波。
南宫吾故人,白马金盘陀。
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念子善师事,岁寒守旧柯。
为吾谢贾公,病肺卧江沱。
九年才能再相逢,百年之间又能见几次?
如今又是千里之外的离别,送子前往山的那一边。
白鹤长久栖息于同一片树林,潜水的鱼也本该同处一河。
不知道何时能够再聚,虽然衰老但我仍要高歌。
歌唱完毕,心中却感到悲伤,岁月的流逝令人感慨。
彼此相视,白发映衬着岁月的无情,更何况难以停留在羲和的时光。
胡星落在燕地,汉将仍然挥舞着武器。
四海萧条,民众稀少,反而豺狼虎豹愈发猖獗。
少人应当谨慎,不要轻易投身其中,众多的猛兽将信任你路过。
饥饿时甚至有父母吃子女,连野兽也害怕捕食者的威胁。
子弟承载着经济之才,天门高耸入云,令人仰望。
飘摇的东周,来往如崩波般无常。
南宫的故人,骑白马,手持金盘。
其雄伟的笔力映照千古,见到贤良之人心意无他。
念及子弟良师之教,岁寒仍守着旧日的情谊。
为我代为感谢贾公,因病卧于江水之旁。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风格沉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杜甫在此时与友人贾至分别,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时局的忧虑。
这首《别唐十五诫》是杜甫在与友人分别时所作,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凝练,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时局的忧虑。开篇的“九载一相逢,百年能几何”即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人生相聚的短暂与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的描绘通过自然意象“白鹤”和“潜鱼”,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如同自然界中生灵的关联,渴望长久的和谐与相聚。
诗中“歌罢两凄恻,六龙忽蹉跎”则揭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杜甫以歌声来对抗衰老的无奈,然而歌声未能掩盖内心的哀伤。接着,诗人通过对“胡星”和“汉将”的描写,表现了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末的“为吾谢贾公,病肺卧江沱”则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表现了杜甫对友人关怀与感激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友谊的歌颂,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变迁与人生命运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杜甫作为大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广博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和对友谊的珍惜展开,深刻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命运的无常,同时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之涣
“九载一相逢,百年能几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时间的感悟
C. 对生命的无奈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胡星”象征了什么?
A. 和平
B. 战争与动乱
C. 自然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