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04
厌踏软红尘,闲居江上村。
养鱼宽凿沼,爱竹别移门。
月色侵书幌,山光入酒樽。
我惭行役扰,犹未卜田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选择在江边的村庄悠闲居住。他在宽阔的池塘中养鱼,喜欢在竹林中安置门扉。夜晚的月光透过书幌洒在书卷上,山间的光景映入酒樽之中。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自己仍然被世事所扰,尚未能安定在田园中。
张羽,明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明代,社会动荡,诗人渴望逃离繁忙的世俗生活,向往田园的宁静和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羽创作了《孙景翔幽居》,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
《孙景翔幽居》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开篇“厌踏软红尘”,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红尘象征着复杂而喧嚣的人生,诗人为此选择“闲居江上村”,体现了他向往宁静与自然的生活。
诗中“养鱼宽凿沼,爱竹别移门”,描绘了诗人在村中安逸生活的情景。养鱼和爱竹不仅是具体的生活场景,更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接下来的“月色侵书幌,山光入酒樽”,则展现了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享受文化与自然的美好。月光和山光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怡然自得。最后一句“我惭行役扰,犹未卜田园”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惆怅,尽管他向往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但现实中的劳作与世事仍然困扰着他。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世的深思,是明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是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对红尘的厌倦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名利的向往
“月色侵书幌”中的“书幌”是指什么?
A. 书本的装饰
B. 书架的帷幕
C. 书房的窗帘
D. 书的封面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满足与快乐
B. 惆怅与无奈
C. 兴奋与激动
D. 决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