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06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困境的感慨,已过了一半的百年,秋天来临,饥寒交迫。想问彭州的牧守何时能施救。
“彭州”是地名,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诗中提到的彭州牧,代表着地方官员对百姓的责任和关怀。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多描写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生活最为困苦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地方官员的期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社会关切。诗的开头“百年已过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惆怅之感。接着“秋至转饥寒”则描绘出愈加严峻的生存环境,突显了民生的艰难。诗人不仅在表述个人的困境,更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控诉与呼吁。最后一句“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则是将对地方官员的期待与百姓的苦痛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期盼。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杜甫对当时社会困境的关注以及对地方政府的期待,体现了他作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责任感。
诗人问彭州牧的目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秋至转饥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