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0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05:57
牂牁东汇水连空,惨淡黄云唳晚鸿。
泽国疏烟寒倚棹,城陴哀角暮随风。
千家砧杵秋先断,数点渔灯乱后红。
摇落江湖成底事,几堪萧瑟月明中。
珠江的水东流而去,水面映着苍凉的黄云和晚归的大雁。
湿润的泽国,薄薄的烟雾中,我倚着船桨,感受到一阵寒意;
城墙上,哀怨的号角声伴随着晚风传来。
千家万户的砧板和杵声在秋天里渐渐消失,几点渔灯在夜色中闪烁,仿佛是混乱的红色光点。
在这摇曳的江湖之中,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在这萧瑟的月明之下,令人难以忍受。
《珠江感秋》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寂寥。诗的开头通过“牂牁东汇水连空”,描绘出江水与天空相连的辽阔景象,给人一种开阔而空旷的感觉。紧接着“惨淡黄云唳晚鸿”,则引入了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息,黄云的惨淡与晚鸿的哀鸣,仿佛在映射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中间部分“泽国疏烟寒倚棹,城陴哀角暮随风”,通过“寒倚棹”表现了秋天的寒冷,诗人倚着船桨感受着晚风的萧瑟,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城墙上传来的哀角声,更是渲染了这幅画面的悲伤与凄凉。
最后两句“千家砧杵秋先断,数点渔灯乱后红”,展现了一种生活的断裂感与孤独。砧杵声的消失象征着家庭生活的变迁,而渔灯的闪烁则表明在这孤独的环境中仍有人在努力生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间冷暖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人世间冷暖的思考,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珠江感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