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00
登歙山寺
作者: 徐照 〔宋代〕
石径半欹倾,山头路始平。
步因花树息,吟忘寺僧迎。
一面门无水,东隅路入京。
青峰三十六,霜晓见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歙山寺的景色。诗的开头提到山间的石径有些倾斜,而在山顶的道路却变得平坦。走在路上,被花树的美丽吸引而停下脚步,吟唱的声音也让迎接的寺僧忘却了他的到来。寺外的一面墙上没有水流,东边的路通向京城。远处的三十六座青山在霜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名人名言或历史事件,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文化氛围。
《登歙山寺》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山水诗。诗人在游览歙山寺的过程中,细致地描绘了山间小路的曲折、花树的绚烂、寺庙的宁静以及远山的壮观。诗的开头“石径半欹倾,山头路始平”便通过对比,展现了登山的艰辛与最终的平坦,象征着人生历程中的波折与最终的平顺。接着“步因花树息,吟忘寺僧迎”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因美景而停下脚步的悠闲和沉醉,展示了一种人性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两联则通过描绘寺庙外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京城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和宽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情对话,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径”是什么样的情况?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停下脚步?
诗中提到的“三十六个青峰”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