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疏山》

时间: 2025-05-24 04:25:30

诗句

一见云山病眼清,野僧勤动水边迎。

苍松翠竹东南道,乱石峰前踏月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4:25:30

原文展示: 疏山 曾巩 〔宋代〕 一见云山病眼清,野僧勤动水边迎。 苍松翠竹东南道,乱石峰前踏月行。

白话文翻译: 一见到云雾缭绕的山峰,我的眼睛仿佛病愈般清爽, 野外的僧人热情地在溪水边迎接。 东南方向的道路上,苍松翠竹相映成趣, 在乱石嶙峋的山峰前,我踏着月光行走。

注释:

  • 病眼清:比喻见到美景后心情舒畅,如同病愈。
  • 野僧:指在山野中修行的僧人。
  • 勤动:热情地行动。
  • 苍松翠竹:指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常用来形容山林的景色。
  • 乱石峰:指山峰上石头错落有致,形态各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著称。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见的美景和感受到的宁静与喜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僧人的热情迎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一见云山病眼清”一句,用“病眼清”比喻见到美景后的心情舒畅,形象生动。后两句通过对苍松翠竹和乱石峰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美丽,而“踏月行”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见云山病眼清”:作者见到云雾缭绕的山峰,心情舒畅,如同病愈。
  2. “野僧勤动水边迎”:山中的僧人热情地在溪水边迎接作者。
  3. “苍松翠竹东南道”:东南方向的道路上,苍松翠竹相映成趣。
  4. “乱石峰前踏月行”:在乱石嶙峋的山峰前,作者踏着月光行走。

修辞手法:

  • 比喻:“病眼清”比喻见到美景后的心情舒畅。
  • 拟人:“野僧勤动”赋予僧人热情的动作。
  • 对仗:“苍松翠竹”与“乱石峰前”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和僧人的热情迎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意象分析:

  • 云山: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野僧:代表着山中的宁静和修行。
  • 苍松翠竹:象征着山林的生机和美丽。
  • 乱石峰:代表着山中的险峻和壮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病眼清”比喻什么? A. 病愈 B. 见到美景后的心情舒畅
  2. “野僧勤动水边迎”中的“勤动”是什么意思? A. 热情地行动 B. 勤奋地工作
  3. 诗中提到的“苍松翠竹”和“乱石峰”分别象征什么? A. 生机和美丽;险峻和壮美 B. 宁静和修行;高远和神秘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
  • 杜甫的《望岳》:表达了对山岳的敬畏和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曾巩的《疏山》: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宋诗鉴赏辞典》
  • 《曾巩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晋门。贾后 后汉门。曹娥 前汉门樊崇徐宣 春秋战国门。师旷 春秋战国门。田子奇 春秋战国门。臧孙 后汉门。桓帝 三国门。蜀先主 春秋战国门。再吟 后汉门。灵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摸不着头脑 夜央 觐会 意义深长 包含瓷的词语有哪些 竿头日上 管窥之说 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双人旁的字 数得着 幾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包含防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狗走狐淫 马坎 巾帼奇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