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9
少年为吏虑非循,一骑奔追委使臣。使者不追何所对,车中缘见白头人。
少年担任官吏,心里担忧不循常规,于是骑马急速追赶派来的使者。使者若不追赶,又该如何回应呢?在车上却看见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白头人”象征着经验与智慧,可能指代年长者的积累与教诲。古代诗词中常常用白发来形容老者,突显其智慧与人生经验。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探讨人情世故与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政局不定,年轻人面临着挑战和责任,诗中反映了年轻官吏的压力与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官吏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困惑。诗的开头以“少年为吏”引入,展示了年轻的官吏在权力与责任之间的挣扎。接下来“虑非循”道出了他对常规和正义的思考,暗示社会的不公与规矩的缺失。骑马追赶使者的形象,体现了他急于弥补缺失与追求公正的强烈愿望。而“使者不追何所对”则表现出对责任的深深困惑,显示出他在急于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的矛盾心态。最后一句“车中缘见白头人”则转向了智慧的象征,暗示在追求理想的途中,必须向前辈学习,获取经验与教训。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凝练,充分展现了年轻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努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年轻官吏的内心挣扎,反映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与追求,表达了对年轻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诗中“少年为吏”的意思是?
“使者不追何所对”表达了什么情感?
“车中缘见白头人”中的白头人象征什么?
可以与同样反映官场生活和人生态度的《滕王阁序》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对理想与现实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