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秋战国门。田子奇》

时间: 2025-07-27 15:30:47

诗句

少年为吏虑非循,一骑奔追委使臣。

使者不追何所对,车中缘见白头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30:47

原文展示:

少年为吏虑非循,一骑奔追委使臣。使者不追何所对,车中缘见白头人。

白话文翻译:

少年担任官吏,心里担忧不循常规,于是骑马急速追赶派来的使者。使者若不追赶,又该如何回应呢?在车上却看见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注释:

  • 少年:指年轻的官吏,象征着朝气与理想。
  • 为吏:担任官职,执掌政务。
  • 虑非循:担心不按常规行事。
  • 一骑奔追:骑马急驰追赶,表现出急切的心情。
  • 使者:指派出的使者,代表官方。
  • 何所对:如何回应或面对。
  • 车中缘见白头人:在车中看见白发人,象征智慧与经历。

典故解析:

“白头人”象征着经验与智慧,可能指代年长者的积累与教诲。古代诗词中常常用白发来形容老者,突显其智慧与人生经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探讨人情世故与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政局不定,年轻人面临着挑战和责任,诗中反映了年轻官吏的压力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官吏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困惑。诗的开头以“少年为吏”引入,展示了年轻的官吏在权力与责任之间的挣扎。接下来“虑非循”道出了他对常规和正义的思考,暗示社会的不公与规矩的缺失。骑马追赶使者的形象,体现了他急于弥补缺失与追求公正的强烈愿望。而“使者不追何所对”则表现出对责任的深深困惑,显示出他在急于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的矛盾心态。最后一句“车中缘见白头人”则转向了智慧的象征,暗示在追求理想的途中,必须向前辈学习,获取经验与教训。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凝练,充分展现了年轻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努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为吏虑非循:年轻的官吏,心中担忧社会的不公。
  2. 一骑奔追委使臣:他骑马急忙追赶派来的使者,表现出他的急迫。
  3. 使者不追何所对:如果使者不追赶,那他应该如何回应社会的不公呢?
  4. 车中缘见白头人:在车中看见白发苍苍的老人,象征智慧与经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和谐,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白头人象征着智慧和经历,传达了向老者学习的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年轻官吏的内心挣扎,反映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与追求,表达了对年轻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朝气与希望。
  • 使者:代表着官方的决策与责任。
  • 白头人:象征智慧与人生的经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年为吏”的意思是?

    • A. 年轻的官吏
    • B. 年轻的士兵
    • C. 年轻的农民
  2. “使者不追何所对”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迷茫
    • C. 希望
  3. “车中缘见白头人”中的白头人象征什么?

    • A. 年轻人
    • B. 智慧与经验
    • C. 官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现战争带来的忧虑。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探讨人生的无奈与追求。

诗词对比:

可以与同样反映官场生活和人生态度的《滕王阁序》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对理想与现实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方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口占示姊 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 客次寄王正叔 酒船 九日寄满子权 九曲池悼古 金绳挂空虚自勉兼示束孝先 金山 交难赠杜渐 江上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妆结尾的成语 胸有甲兵 神骥出枥 包含笮的词语有哪些 无风扬波 感愁 鹵字旁的字 不甘寂寞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几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高谈剧论 非字旁的字 灵谷 小本经纪 画问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