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

时间: 2025-04-26 11:42:09

诗句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校。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递言张圣贤。

赓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鸣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2:09

原文展示:

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
王令 〔宋代〕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校。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递言张圣贤。赓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鸣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白话文翻译:

我本身已经很疏远,城郭并不是我所乐于的地方。
听闻吴地的山水,心中思念往昔的景象。
我脱身东南而来,亲眼见到的和听说的果然一样。
吴地的山峦重叠,吴水清澈而不波动。
难道没有可以游泳和划船的小径吗?
为何我却独自闲坐于此,心情无法放松?
想到我在西北的家乡,那里的人与吴地的人无法相比。
心正而纯粹,没有一点杂质,行为光洁而不污浊。
我传达圣贤的话语,口中吟唱着弟弟的孝道。
这并非是朋友所应当的,实际上可以作为榜样来效仿。
我愚笨不敢奢望,时常像管窥豹一般。
前进如同暗中奔赴光明,退后必然丑陋而令人厌恶。
我以白色自耻,疾苦缠绕天地之间。
坐在这里思索,白天成了痴呆,夜里梦中不自觉。
山水虽然单纯美好,实在不如教诲更为重要。
唉,何时才能归去,作诗以自我解闷。


注释:

  • 迂疏:指思想或行为的拘泥和疏远。
  • 城郭:城市和城墙,指繁华的地方。
  • 吴地:指今江苏省一带,因其山水秀丽而闻名。
  • 棱棱:形容山峦的轮廓分明。
  • 清不挠:水清澈而不受干扰。
  • 適之径:合适的小路。
  • 自闲罩:自我封闭,不与外界交流。
  • 正心醇无醨:心正而纯净,没有杂质。
  • 管窥豹:比喻目光短浅。
  • 疾匝天地趠:形容痛苦缠绕,无法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文,号洙溪,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优雅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令在杭州市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吴地山水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与自我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王令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诗中开篇即表明了他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内心渴望回归自然与故乡。诗人在吴地的旅程中,身心俱疲却又被眼前的山水所吸引,感受到大自然的单纯与美好。通过对山水的描绘,王令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更反映出内心的困扰与孤独。在诗的后半部分,王令对自身的反省尤为深刻,他意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强调教诲胜于自然之美,令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沉重的哲理,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开篇自述内心的疏离感与对城市生活的不喜。
  2.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校。
    听闻吴地的山水,心中思念过往的情景。
  3.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来到东南,亲眼见到的与耳闻的确实一致。
  4.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描述吴地山水的美丽,山峦重重,水清澈如镜。
  5.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质疑为何没有适合游泳和划船的道路。
  6.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反思为何自己却仍然处于闲散的状态。
  7.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想到西北的故乡,感慨与吴地的差距。
  8.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强调自己内心的正直与纯粹,行为光明磊落。
  9. 递言张圣贤。赓口唱弟孝。
    引用圣贤的教诲,吟唱弟弟的孝道。
  10.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反思这些教义并非朋友所应当,而是真正的榜样。
  11.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自谦不敢奢望,形容自己的局限。
  12.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比喻前进像在黑暗中追逐光明,退却则令人厌恶。
  13.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以白色为耻,感受到痛苦的无处不在。
  14.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白天思索成了痴呆,夜晚在梦中不知觉。
  15.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虽然山水美好,但教诲更为重要。
  16. 鸣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感叹何时才能归去,作诗以解闷。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管窥豹”比喻视野狭窄,增强表达效果。
  • 对仗: 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提高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 通过反问句式,增强诗人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内心的修养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 象征自然的美与宁静。
  • 疏离: 表达对城市生活的逃避与不满。
  • 教诲: 代表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

文化内涵:
山水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而“教诲”则体现了儒家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地”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湖南省
    B. 今江苏省
    C. 今浙江省
    D. 今福建省

  2. 王令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个事物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自然山水
    C. 富贵荣华
    D. 朋友之间的交往

  3. 诗中提到“管窥豹”是形容什么?
    A. 目光短浅
    B. 视野广阔
    C. 观察细致
    D. 事物复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表现对自然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之美,表达隐逸心情。

诗词对比:
王令与李白的山水诗风格对比:

  • 王令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道德修养,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个性。
  • 王令的语言细腻,情感内敛;李白的语言豪放,气势磅礴。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王令诗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感春之际以病止酒水丘有简云时雨乍晴物景鲜 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送鲜于秘丞通判黔州 登采石山上广济寺 题刘道士奉真亭 和立春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再别仲仪 责躬诗 和李廷老三月十四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志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贞情 伐开头的成语 军帖 凵字底的字 雕虫末伎 星言夙驾 欠字旁的字 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大字旁的字 曲高和寡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扫地以尽 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扬清厉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