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

时间: 2025-07-29 22:51:20

诗句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校。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递言张圣贤。

赓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鸣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2:51:20

原文展示:

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
王令 〔宋代〕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校。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递言张圣贤。赓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鸣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白话文翻译:

我本身已经很疏远,城郭并不是我所乐于的地方。
听闻吴地的山水,心中思念往昔的景象。
我脱身东南而来,亲眼见到的和听说的果然一样。
吴地的山峦重叠,吴水清澈而不波动。
难道没有可以游泳和划船的小径吗?
为何我却独自闲坐于此,心情无法放松?
想到我在西北的家乡,那里的人与吴地的人无法相比。
心正而纯粹,没有一点杂质,行为光洁而不污浊。
我传达圣贤的话语,口中吟唱着弟弟的孝道。
这并非是朋友所应当的,实际上可以作为榜样来效仿。
我愚笨不敢奢望,时常像管窥豹一般。
前进如同暗中奔赴光明,退后必然丑陋而令人厌恶。
我以白色自耻,疾苦缠绕天地之间。
坐在这里思索,白天成了痴呆,夜里梦中不自觉。
山水虽然单纯美好,实在不如教诲更为重要。
唉,何时才能归去,作诗以自我解闷。


注释:

  • 迂疏:指思想或行为的拘泥和疏远。
  • 城郭:城市和城墙,指繁华的地方。
  • 吴地:指今江苏省一带,因其山水秀丽而闻名。
  • 棱棱:形容山峦的轮廓分明。
  • 清不挠:水清澈而不受干扰。
  • 適之径:合适的小路。
  • 自闲罩:自我封闭,不与外界交流。
  • 正心醇无醨:心正而纯净,没有杂质。
  • 管窥豹:比喻目光短浅。
  • 疾匝天地趠:形容痛苦缠绕,无法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文,号洙溪,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优雅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令在杭州市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吴地山水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与自我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王令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诗中开篇即表明了他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内心渴望回归自然与故乡。诗人在吴地的旅程中,身心俱疲却又被眼前的山水所吸引,感受到大自然的单纯与美好。通过对山水的描绘,王令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更反映出内心的困扰与孤独。在诗的后半部分,王令对自身的反省尤为深刻,他意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强调教诲胜于自然之美,令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沉重的哲理,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开篇自述内心的疏离感与对城市生活的不喜。
  2.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校。
    听闻吴地的山水,心中思念过往的情景。
  3.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来到东南,亲眼见到的与耳闻的确实一致。
  4.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描述吴地山水的美丽,山峦重重,水清澈如镜。
  5.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质疑为何没有适合游泳和划船的道路。
  6.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反思为何自己却仍然处于闲散的状态。
  7.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想到西北的故乡,感慨与吴地的差距。
  8.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强调自己内心的正直与纯粹,行为光明磊落。
  9. 递言张圣贤。赓口唱弟孝。
    引用圣贤的教诲,吟唱弟弟的孝道。
  10.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反思这些教义并非朋友所应当,而是真正的榜样。
  11.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自谦不敢奢望,形容自己的局限。
  12.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比喻前进像在黑暗中追逐光明,退却则令人厌恶。
  13.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以白色为耻,感受到痛苦的无处不在。
  14.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白天思索成了痴呆,夜晚在梦中不知觉。
  15.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虽然山水美好,但教诲更为重要。
  16. 鸣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感叹何时才能归去,作诗以解闷。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管窥豹”比喻视野狭窄,增强表达效果。
  • 对仗: 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提高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 通过反问句式,增强诗人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内心的修养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 象征自然的美与宁静。
  • 疏离: 表达对城市生活的逃避与不满。
  • 教诲: 代表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

文化内涵:
山水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而“教诲”则体现了儒家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地”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湖南省
    B. 今江苏省
    C. 今浙江省
    D. 今福建省

  2. 王令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个事物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自然山水
    C. 富贵荣华
    D. 朋友之间的交往

  3. 诗中提到“管窥豹”是形容什么?
    A. 目光短浅
    B. 视野广阔
    C. 观察细致
    D. 事物复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表现对自然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之美,表达隐逸心情。

诗词对比:
王令与李白的山水诗风格对比:

  • 王令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道德修养,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个性。
  • 王令的语言细腻,情感内敛;李白的语言豪放,气势磅礴。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王令诗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城东避暑次廉伯陆先生元韵二首 其二 城东避暑次廉伯陆先生元韵二首 其一 题莫云楼松月双清图二首 其二 题莫云楼松月双清图二首 其一 道中喜晴怀舍弟修来 题山居图 春草四首 其四 春草四首 其三 春草四首 其二 春草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氏的词语有哪些 智过万人 厄字旁的字 开緑灯 名我固当 名目繁多 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松风石 扶困济危 久立 直壮曲老 西字头的字 見字旁的字 深渊薄冰 宵小 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