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22:2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22:25:44
哭诗六章
作者: 王令 〔宋代〕
目虽泪所出,由来心乃源。
白日照我面,意欲乾丸澜。
而不照我心,我泪何由乾。
况在重云遮,使我何自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助。眼泪虽然流出,但根源却在于心中的忧伤。阳光明亮地照在我的脸上,似乎想要驱散我内心的波澜,然而却不照耀我的心灵,那我的泪水又如何能够干涸呢?更何况在乌云的遮挡下,我又能如何自安呢?
王令,字子平,号静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哭诗六章》是王令在经历某种悲伤事件后所作,反映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情感压抑之时,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与感慨。
《哭诗六章》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令人动容。诗中通过眼泪与心灵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极度的悲伤。开篇“目虽泪所出,由来心乃源”点明了悲伤的根源在于心,而不是表面现象的眼泪。这种对内心痛苦的深刻剖析,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的高度敏感与细腻的观察。
接下来的两句“白日照我面,意欲乾丸澜。而不照我心,我泪何由乾”,通过阳光的象征,表达了外界事物无法触及内心的孤独感。尽管外面的阳光明媚,无法照亮内心的阴霾,令人感到无助与绝望。而“况在重云遮,使我何自安”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绝望,重云遮挡阳光,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与压抑,使得诗人难以安宁。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情感层次,展现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伤,令人感同身受,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内心的痛苦和对外界帮助的渴望,表达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绝望,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思考。
诗中“由来心乃源”指的是:
A. 眼泪的来源
B. 内心的痛苦
C. 阳光的照耀
诗中提到的“重云”象征:
A. 美好的未来
B. 生活的困扰
C. 自然的美丽
“白日照我面,意欲乾丸澜”中“意欲”意思是:
A. 不想
B. 希望
C. 必须
王令的《哭诗六章》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均涉及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关系,但王令更加强调内心的苦闷,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之美对心灵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