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莫云楼松月双清图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2:54:11

诗句

此中万籁寂无声,月到松间分外明。

我愿抱琴图画里,与君相对坐三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4:11

原文展示:

此中万籁寂无声,月到松间分外明。我愿抱琴图画里,与君相对坐三更。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地方万物静寂,没有声音,月光洒在松树间格外明亮。我愿意在画中抱着琴,与您相对坐到深夜三更。

注释:

  • 万籁:指万物的声音,形容周围极其安静。
  • 分外明:特别明亮,形容月光的清亮。
  • 抱琴:抱着琴,表示弹奏乐器的动作。
  • 三更:夜里的一段时间,大约在晚上11点到1点之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到松间”可以引申为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松树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月光则寓意清幽和宁静。古人常在月夜中吟诗作乐,与友人对坐,享受清雅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穆,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追求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月夜,诗人可能在某个松树环绕的地方,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想通过诗歌与友人分享这种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置身于松树和月光之下,感受到周围的寂静和清明。诗的前两句描写环境,创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写自然的美,更是在表达一种对友人陪伴的渴望。后两句则将这种宁静的氛围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分享这种美好时光的愿望。通过“抱琴”的意象,诗人不仅传达出对音乐的热爱,也隐喻了一种内心的寄托与情感的倾诉。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友谊和艺术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中万籁寂无声:描绘一个幽静的环境,强调周围的宁静。
  2. 月到松间分外明:月光照射在松树上,增添了夜晚的明亮和清幽。
  3. 我愿抱琴图画里:表达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抱着琴,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
  4. 与君相对坐三更:希望能与朋友在深夜共处,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万籁寂无声”与“月到松间分外明”相对,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月光、松树、琴,构成优美的自然意象,蕴含诗人的情感寄托。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热爱及对友谊的渴望,表现出对艺术与自然相融合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诗人追求的品格。
  • :象征清明与宁静,常被用来表达孤独与思念。
  • :象征音乐和艺术,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籁寂无声”意指什么? a) 纷杂嘈杂
    b) 安静寂静
    c) 热闹喧嚣

  2. “我愿抱琴图画里”中“琴”代表了什么? a) 友谊
    b) 音乐与艺术
    c) 自然风景

  3. 诗中提到的“三更”是指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深夜
    c) 黄昏

答案:

  1. b) 安静寂静
  2. b) 音乐与艺术
  3. b) 深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与宁静;而范穆则通过松月的意象,传达了对友谊与艺术的渴求。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凯歌 凯歌乐词九首 其九 圣统乐辞 凯歌乐词九首 其八 制胜乐辞 凯歌乐词九首 其七 江南平 凯歌乐词九首 其六 克临安 凯歌乐词九首 其五 定三吴 凯歌乐词九首 其四 下江东 凯歌词十首 其七 凯歌词十首 其六 凯歌词十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杀机 藏结尾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入字旁的字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妖媚 舟字旁的字 信息库 百思莫解 包含怠的成语 五谷不升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西市朝衣 秀才造反 香字旁的字 半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