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声声慢》

时间: 2025-05-13 03:03:38

诗句

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

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

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

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

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

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

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

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03:38

声声慢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白话文翻译:

在高寒的窗户旁,手中捧着白色的酒杯,千山的景色尽收眼底。孤独的月影如同空旷的天空,天上的花朵暗淡地散发着清香。我的一生对此情怀不浅,记得那年我独自坐在胡床上。怎能想到,岁月已经悄然流逝,处处令人伤感。如今南楼的曲子已断,纵然稀疏的花朵和淡淡的月光,也只剩下凄凉。冷雨斜风中,何况我独自掩上西窗。天涯的故人都已苍老,徒然在漫长的夜里相思相望。断梦在远方,趁着秋声,渡过江河。


注释:

  • 高寒户牖: 高处寒冷的窗户。
  • 虚白尊罍: 空虚的白色酒杯。
  • 孤光: 孤独的月光。
  • 天葩: 天上的花,指月亮。
  • 胡床: 一种古代的坐具。
  • 岁华: 岁月流逝。
  • 南楼: 指南边的楼阁,可能代表作者的居处或心境。
  • 天涯故人: 指远方的朋友。
  • 谩相思: 徒然的思念。
  • 断梦: 梦境的中断。

典故解析:

  • 此诗歌中涉及的“胡床”与“南楼”体现了南宋士人的生活情趣与闲适。诗中表达的孤独与思念,反映出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梦阮,号澹庵,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词人,以情感细腻和语言优美著称。他的词风受到苏轼等人的影响,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声声慢》创作于一个孤独的秋夜,作者因思念故人而作,表达了对流逝岁月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孤独的心境和深沉的情感。


诗歌鉴赏:

《声声慢》是一首典型的表达孤独与思念的词作,诗人在高寒的窗边,独自品味着清香的酒,遥望千山的孤光,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词中通过对月影、花香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尤其是“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这两句浓缩了诗人的情感:对故人的思念、对流年不再的感慨。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通过冷雨斜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得诗人内心的孤寂更加凸显。王沂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将孤独与思念融入到自然景物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寒户牖: 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内心的孤独感。
  • 虚白尊罍: 手中空虚的酒杯象征着内心的空虚与无奈。
  • 千山尽入孤光: 孤单的月光照耀下的山景,映衬出诗人的孤独。
  • 玉影如空: 月影映出空虚的心境。
  • 平生此兴不浅: 诗人对这种情感的感悟由来已久。
  • 记当年独据胡床: 追忆往昔时光的孤独。
  • 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 反思时间的流逝带来的伤感。
  • 已是南楼曲断: 生命的曲调已然断裂,令人感到凄凉。
  • 冷雨斜风: 自然环境的描绘,增添诗人心境的悲凉。
  • 天涯故人总老: 故人已老,时光无情。
  • 谩相思永夜相望: 无尽的思念在漫漫长夜中显得愈加沉重。
  • 断梦远: 梦境的破碎与遥远,寓意对昔日美好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孤光”比喻孤独的心情。
  • 拟人: “天葩暗落清香”使自然更具人情味。
  • 对仗: 如“冷雨斜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面描绘自然景物,实则深藏着对流逝岁月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寒: 寒冷的环境,象征孤独。
  • 孤光: 月光的孤独,映衬内心的孤寂。
  • 玉影: 象征着清冷与空灵。
  • 天葩: 天上花朵,寓意美好与梦想的遥不可及。
  • 冷雨斜风: 自然的凄凉,反映内心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坐具
    B. 一种饮品
    C. 一种乐器
    D. 一种交通工具

  2.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表现在哪一句中? A. 高寒户牖
    B. 天涯故人总老
    C. 玉影如空
    D. 冷雨斜风

  3. 诗中“岁华换却”意指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繁华似锦
    C. 一切如旧
    D. 生活富裕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王沂孙的《声声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悟,但王沂孙的词更偏向于对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流露。两者风格各异,展现了宋代词人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词选》
  • 《王沂孙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王沂孙全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三潭印月 菩萨蛮 江寒汀画子规扇面见贻,赋谢 菩萨蛮 菩萨蛮 我国第二颗原子弹爆炸 菩萨蛮 菩萨蛮 寄二妹上海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春闺 菩萨蛮(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沅芷湘兰 弓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鼧鼥 克字旁的字 热肠冷面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殊形诡状 沅茞澧兰 熊罴叶梦 舟字旁的字 芹茆 豢龙氏 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咕呶 证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