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4
能嫌跋扈斩梁王,
宁便荣枯信段张。
襄楷忠言谁佞惑,
忍教奸祸起萧墙。
这首诗表达了对权臣的无奈与愤慨。诗人认为,虽然可以痛快地斩杀像梁王那样的跋扈之人,但却宁愿看到荣华富贵,也不愿意信任段氏和张氏等人。襄楷的忠告又有谁会被重视呢?难道要忍受奸邪之事在自己家中滋生吗?
周昙(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生活在相对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政治问题,表达对权臣和腐败现象的不满。
《后汉门》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权臣专权的社会现实。诗人借古抒怀,借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对现实的控诉和对忠臣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深刻揭示了权力游戏中的复杂人性和黑暗现实。开头两句提到“跋扈”和“荣枯”,表现出对权臣专权的厌恶以及对忠诚之士的怀念。诗人用“宁便”一词,显示出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权力的屈服,反映出对个人命运的悲观态度。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提出了忠言难以被重视的现实,以及家庭内部可能滋生的奸邪之事。这种家庭与政治的交织,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显示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权臣的控诉和忠臣的惋惜,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沦丧和权力腐败的强烈不满。
诗中提到的“梁王”是指哪个时期的王侯?
诗人对“段张”一族持什么态度?
“襄楷忠言”中的“襄楷”指的是?
《后汉门》与《兵车行》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