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5:0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01:13
作者: 苏轼 〔宋代〕
江湖渺故国,风雨倾旧庐。
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
尺椽亦何有,而我常客居。
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余。
拊床琴动摇,弄笔窗明虚。
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
时方祷雨龙祠,作此句时星斗灿然,
四更风雨大至,明日乃雪。
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
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
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
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籧篨。
江湖渺茫,故国在远方,风雨交加,倾倒了我的旧居。
自东渡以来已经三十年,惭愧于仅仅寄出一封书信。
我所居住的简陋小屋又算得了什么呢?可我却在这里常年寄居。
羡慕你开设的这个小室,真是宽敞,容得下我这双膝盖。
轻抚琴弦,乐声悠扬;在窗前写字,神思飘渺。
后半夜龙出现降雨,天明时雪就将渠水填满。
此时正值我在龙祠祈雨,作此句时星斗灿烂,
四更时分风雨交加,第二天却是大雪纷飞。
梦中惊醒,听到啄木鸟的声音,谁在呼唤赵陈?
添了儿孙,忙着买酒,通德的朋友准备蔬菜。
主孟一定要请我吃,金鳞玉尾的美鱼。
一醉之后忘却家事,此生只愿在这竹篱笆里安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期间他在朋友赵陈处作客。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友谊的珍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湖的渺小与对故国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苏轼在诗中以简朴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无奈思念。诗中“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余”一语,流露出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自我处境的反思。尤其是“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这两句,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暗示着人生如梦,时光荏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令人感到温暖与宽慰。
逐句解析:
江湖渺故国,风雨倾旧庐。
表达了对故乡的渺茫与思念,风雨交加的环境映衬出内心的孤独。
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
自东渡以来三十年,惭愧自己仅仅寄出一封信,反映人生的无奈与愧疚。
尺椽亦何有,而我常客居。
生活条件简陋,反映出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常年寄居的状态。
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余。
对友人居所的羡慕,表达了对温暖生活的向往。
拊床琴动摇,弄笔窗明虚。
生活中有乐趣,表现出人生态度。
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
自然现象的描写,象征着变化无常。
时方祷雨龙祠,作此句时星斗灿然,
祈雨的场景与星空的美丽形成对比,传递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
四更风雨大至,明日乃雪。
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
梦中的惊醒与现实的交织,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
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
生活的日常,反映出人际关系的温暖。
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
美好的食物象征着友情的滋养。
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籧篨。
最后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生活、自然变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它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依然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与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东来三十年”,指的是作者自哪里来到哪里?
“拊床琴动摇”中的“拊床”意思是?
诗中提到“添丁走沽酒”,这是在描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