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堂五首》

时间: 2025-07-12 18:17:58

诗句

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8:17:58

原文展示:

他时夜雨困移床,
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
似闻东坞小荷香。

白话文翻译:

在别的时光里,夜雨困住了我,让我不得不挪动床铺;
我坐在这里,厌倦了那愁苦的声音如同针刺般刺痛心肠。
一听到南堂的新瓦砾声,
仿佛就闻到了东坞小荷的清香。

注释:

  • 他时:指其他时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
  • 夜雨:指夜晚的雨,通常给人孤独和惆怅的感觉。
  • 困移床:因雨困住,不得不移动床铺,表现出不便和无奈。
  • 愁声:形容烦恼、忧愁的声音。
  • 点客肠:点是轻轻触碰,肠指心肠,意指愁苦触动心灵。
  • 南堂:可能指南方的某个房子或地方,象征温暖或安宁。
  • 新瓦响:新铺的瓦片发出的声音,常与雨水相伴。
  • 东坞:指东边的山坳或沟壑,通常与自然景观相关。
  • 小荷香:小荷是指荷花,香气清新,常与夏日的宁静、美好联系在一起。

典故解析:

  • 南堂东坞:这两个地点的描绘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也象征着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寄居。南堂的瓦响与东坞的荷香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心中对安宁和美好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磨难,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深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夜雨”引入,渲染了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因雨而不能安睡,因愁苦而感到烦闷,描绘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这种对环境的敏感和情感的细腻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共鸣。在对南堂的瓦响和东坞的小荷香的描绘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瓦响带来的是现实的声音,清脆而真实;而小荷香则象征着理想与美好,带有一种清新与脱俗之感。两者结合,形成了诗人内心矛盾的冲突与和谐的统一,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绪的抒发,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深邃与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他时夜雨困移床:描绘诗人在雨夜中的无奈,因雨而需挪动床铺,展现出一种被迫的状态。
    • 坐厌愁声点客肠:诗人在愁苦中反复沉思,愁声如针般刺痛他的心。
    • 一听南堂新瓦响:忽然间,新的瓦声让他想起了某种美好的回忆。
    • 似闻东坞小荷香:这种声音仿佛带来了荷花的香气,勾起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声比作点刺,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愁苦的深度。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夜雨、愁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夜雨:象征孤独与烦恼。
  • 南堂的新瓦响:象征着温暖与安宁的生活环境。
  • 东坞的小荷香:象征理想的美好与生活的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2. “夜雨困移床”中的“困”字在句中意指:

    • A. 快乐
    • B. 困扰
    • C. 休息
  3. 诗中提到的“南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凉意
    • B. 温暖与安宁
    • C. 远方的乡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南堂五首》以个人情感为主,表现孤独与向往的主题;而杜甫的《春望》则在国家动荡中表达对家国的忧虑,情感更具历史厚重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家父约端约饭端约以疾辞乃作古风并送腊梅 即席和端约韵 黄陵庙 黄陵庙 胡端约挽诗 胡端约挽诗 胡长文给事挽诗 胡长文给事挽诗 红菊 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超子 龜字旁的字 有触即发 鹵字旁的字 劈头盖脸 欠字旁的字 按甲寝兵 火灭烟消 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肉 力结尾的成语 瑶珠 廾字旁的字 倚势欺人 匸字旁的字 斩捕 讲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