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6:54
贾后甘为废戮人,
齐王还杀赵王伦。
一从天下无真主,
瓜割中原四百春。
贾后甘愿成为被杀戮的人,
齐王最终也杀了赵王伦。
自从那时起,天下无人统治,
中原大地经历了四百年的分裂和动荡。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历史的反思。
《晋门。贾后》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权力更迭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权力斗争与国家衰败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历史的悲剧和权力斗争的残酷。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贾后和齐王、赵王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权臣们的心态与命运。贾后的甘愿牺牲,反映了权力争夺中的无奈与悲剧,而齐王对赵王伦的杀戮则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不择手段。
后两句则转向历史的广阔背景,表达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悲哀——自从没有了真正的主宰,整个天下便陷入了无尽的混乱与分裂,四百年间中原大地经历了无数的春秋更替,但却始终无法恢复往日的繁荣与安定。这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也是一种对未来的警示,提醒后人要珍惜和平与和谐。
全诗通过对贾后、齐王和赵王伦的描述,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悲剧,表达了对失去真主和国家分裂的深切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警醒。
贾后在诗中代表什么?
“瓜割中原”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齐王”代表了什么?
《春望》(杜甫)与《晋门。贾后》在主题上都涉及到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但杜甫更倾向于表现战争对人民的直接影响,而周昙则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现权力斗争的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