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涧舖岭道中四首》

时间: 2025-04-27 05:47:47

诗句

钜竹差差合,青杉袅袅长。

人多表池槛,此乃亘山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47:47

原文展示:

涧舖岭道中四首 赵蕃 〔宋代〕

钜竹差差合,青杉袅袅长。 人多表池槛,此乃亘山冈。

白话文翻译:

巨大的竹子错落有致地合拢,青色的杉树婀娜多姿地生长。 人们常常在池塘边设置栏杆,而这里却是横贯山冈的自然景观。

注释:

字词注释:

  • 钜竹:巨大的竹子。
  • 差差:错落有致的样子。
  • 合:合拢,聚集。
  • 青杉:青色的杉树。
  • 袅袅:形容树木婀娜多姿的样子。
  • 表:设置,建造。
  • 池槛:池塘边的栏杆。
  • 亘:横贯,贯穿。
  • 山冈:山脊,山岭。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涧舖岭道中旅行时所作,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行途中,经过涧舖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山中的竹林和杉树,以及与人工池塘栏杆相对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工造作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巨大竹子和青杉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生机。诗中的“钜竹差差合,青杉袅袅长”一句,运用了对仗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竹子和杉树仿佛有了生命,栩栩如生。后两句“人多表池槛,此乃亘山冈”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原始与纯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对人工造作的淡漠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钜竹差差合,青杉袅袅长。”这两句通过对竹子和杉树的描写,展现了山林的自然美。钜竹错落有致地合拢,青杉婀娜多姿地生长,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
  2. “人多表池槛,此乃亘山冈。”这两句通过对比人工池塘栏杆和自然山冈,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原始与纯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工造作的淡漠。

修辞手法:

  • 对仗:“钜竹差差合,青杉袅袅长”中的“差差”与“袅袅”,“合”与“长”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青杉袅袅长”中的“袅袅”赋予了杉树以人的姿态,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人工造作的淡漠。诗人通过对竹子和杉树的描写,以及对人工池塘栏杆和自然山冈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的原始与纯粹,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钜竹:巨大的竹子,象征着山林的静谧与生机。
  • 青杉:青色的杉树,象征着山林的婀娜与生长。
  • 池槛:池塘边的栏杆,象征着人工造作。
  • 山冈:山脊,山岭,象征着自然的原始与纯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钜竹差差合”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竹子错落有致地合拢 B. 竹子整齐排列 C. 竹子随风摇曳 答案:A

  2. 诗中的“青杉袅袅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3. 诗中的“人多表池槛,此乃亘山冈”表达了什么? A. 对人工造作的欣赏 B. 对自然美的欣赏 C. 对山冈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涧舖岭道中四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但赵蕃的诗更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对比,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山水诗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四阕 其二 菩萨蛮·天威乱糁琼蕤密 菩萨蛮 其一 齐齐哈尔客舍 菩萨蛮•春愁 菩萨蛮 红豆三首 其一 菩萨蛮十五首 其十二 菩萨蛮 其一 雪后渡江至武昌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后院小屋三楹,窗临玉河,偶拈小令写之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估税 微脉 根开头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行吟坐咏 赞悼 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触类旁通 荣谐伉俪 牛字旁的字 座无虚席 赏设 胸中万卷 冯生弹铗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