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冲谷和诗惠书且有访予之意》

时间: 2025-05-23 18:22:58

诗句

门外秋来草长科,寂然何止雀堪罗。

清诗寄和劳相忆,手札俱来仍足多。

豆饭芋魁吾自有,芒鞋竹杖几时过。

相逢不用论余事,兹道待君相琢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8:22:58

原文展示:

门外秋来草长科,寂然何止雀堪罗。 清诗寄和劳相忆,手札俱来仍足多。 豆饭芋魁吾自有,芒鞋竹杖几时过。 相逢不用论余事,兹道待君相琢磨。

白话文翻译:

门外秋天草长得很茂盛,寂静之中连雀鸟都难以捕捉。 你寄来的清新诗篇让我劳心相忆,你的书信到来仍让我感到满足。 我有简单的豆饭和芋头,你何时会带着草鞋和竹杖来访? 相逢时不必多谈其他事,这条道路等待我们共同探讨。

注释:

  • 科: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 寂然:非常安静。
  • 雀堪罗:雀鸟可以被捕捉,形容环境非常安静。
  • 清诗:指对方寄来的诗篇。
  • 手札:书信。
  • 豆饭芋魁:简单的食物,豆饭和芋头。
  • 芒鞋竹杖:古代隐士或旅行者常用的简朴装备。
  • 兹道:这条道路,这里指诗歌创作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赵蕃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这首诗是回应友人的诗作和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共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寂静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门外秋来草长科,寂然何止雀堪罗”描绘了秋日草木的茂盛和环境的静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后文通过回应友人的诗作和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共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秋来草长科”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寂然何止雀堪罗”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静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清诗寄和劳相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欣赏和对友情的思念。
  • “手札俱来仍足多”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书信的珍视。
  • “豆饭芋魁吾自有,芒鞋竹杖几时过”以简朴的生活态度邀请友人来访,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 “相逢不用论余事,兹道待君相琢磨”则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共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寂然何止雀堪罗”通过比喻环境非常安静,连雀鸟都难以捕捉。
  • 对仗:“豆饭芋魁吾自有,芒鞋竹杖几时过”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共同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秋来草长科: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茂盛和自然的宁静。
  • 寂然何止雀堪罗:通过环境的静谧,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
  • 清诗寄和:象征友情的珍贵和诗歌创作的共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寂然何止雀堪罗”中的“雀堪罗”是什么意思? A. 雀鸟可以被捕捉 B. 雀鸟很多 C. 雀鸟在唱歌

  2. 诗中“豆饭芋魁吾自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 B. 简朴 C. 忙碌

  3. 诗中“兹道待君相琢磨”中的“兹道”指的是什么? A. 这条道路 B. 诗歌创作的道路 C. 生活的道路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对诗歌创作的共同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帮助更深入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全面介绍,有助于理解赵蕃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思帝乡·花花 诉衷情·莺语 遐方怨·凭绣槛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 西陵道士茶歌 太子西池二首(一作齐梁体) 和友人题壁 池塘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包含修的成语 沈微 洁本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丛错 黹字旁的字 带金佩紫 曰字旁的字 逐末忘本 香甘 舌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扶危济困 叱咤风云 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顺口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