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7:56
《遐方怨·凭绣槛》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凭绣槛,解罗帷。
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
不知征马几时归?
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我倚在绣帘上,解开轻罗帷帐。
未收到你的信,心肠已断,潇湘的春雁在空中飞翔。
不知道征战的马何时才能归来?
海棠花也凋谢了,细雨绵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词作和诗歌而闻名,风格多变,既有清丽婉约,也有豪放激昂。他的作品常常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 《遐方怨·凭绣槛》的创作可能与温庭筠个人的情感经历有关,表达了诗人对爱人远行的思念与忧愁。诗中流露的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士人对爱情与归属的渴望。
这首词通过“凭绣槛,解罗帷”开头,描绘了一个细腻而又忧伤的场景。诗人倚靠在精美的绣帘上,轻轻解开帷帐,似乎在期待什么。随着“未得君书”的出现,情感转向失落与惆怅,未收到来自爱人的书信,心中充满了思念与忧愁。此时,潇湘春雁的飞翔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游子归来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失落。
接下来的“海棠花谢也,雨霏霏”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海棠花的凋谢和细雨的绵绵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仿佛春天的美好也随着花谢而消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愁的深切感受,流露出一种浓厚的哀愁之美。
逐句解析:
“凭绣槛,解罗帷。”
诗人倚靠在装饰华美的绣槛上,轻轻解开了细薄的帷帐,表现出一种期待与柔情。
“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
因为没有收到爱人的信,心中感到极大的痛苦,潇湘的春雁飞翔,象征着思念和孤独。
“不知征马几时归?”
诗人对远方征战的爱人充满了惦念,心中渴望他能早日归来。
“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海棠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而细雨绵绵则增添了心中的忧伤。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离别的哀愁,表达了对远方爱人归来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叹,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未得君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愁
C. 愤怒
D. 无奈
“海棠花谢也”中的“海棠花”象征什么?
A. 美好与短暂
B. 友情
C. 财富
D.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