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杨柳枝》

时间: 2025-07-12 11:37:56

诗句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37:56

原文展示

杨柳枝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而思念的场景:在井底点燃的灯火,深夜中映照着心中那份对爱的渴望。希望与你长长久久地走在一起,但又不想让你被围绕着棋局的纷扰打扰。那玲珑的骰子安放在红豆旁,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思念,难以言说,渗透到了骨髓里,不知你是否能够感受到我的情思。

注释

字词注释

  • 井底:形容环境的幽暗、闭塞,暗示孤独。
  • 点灯:点燃灯火,象征着希望与思念。
  • 围棋:古代流行的智力游戏,暗喻情感的纷乱与复杂。
  • 玲珑骰子:精巧的骰子,象征机巧与变化。
  • 红豆:常用来象征相思之情。
  • 入骨相思:形容思念之情非常深刻,几乎渗透到骨髓。

典故解析
“红豆”在古诗中常常代表相思,源于《红豆生南国》中的情感,表明思念之深。围棋的比喻则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青雀山人,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尤其擅长写词,兼具音韵美与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生活的复杂多变时期,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压力交织,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诗歌鉴赏

这首《杨柳枝》蕴含着浓郁的思念之情,诗人在简练的文字中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又充满情感的内心世界。开头的“井底点灯深烛伊”,通过井底的灯火,暗示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如灯光般微弱却坚定。接下来的“共郎长行莫围棋”,则表现出一种渴望与对爱的期待,期盼与爱人长久相伴,同时又不希望被外界的纷扰所打扰,反映了人际关系中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玲珑骰子安红豆”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思念的深切,骰子的巧妙与红豆的相思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最后一句“入骨相思知不知”更是将思念的深度提升到了极致,表达了对爱人情感的疑问与期盼,让人感受到那份浓烈的情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对爱情的细腻描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井底点灯深烛伊”:在井底点燃的灯火,象征着思念的微弱而坚定。
  2. “共郎长行莫围棋”:希望与爱人长久相伴,但不希望被外界的纷扰打扰。
  3. “玲珑骰子安红豆”:骰子寓意机巧与变化,红豆则象征着思念。
  4. “入骨相思知不知”:思念之情深刻到骨髓,表达对爱人情感的疑问与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灯火,通过意象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思念赋予生命,表现出情感的深刻。
  • 对仗:整首诗的字句对称,韵律感强,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之情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井底:象征孤独与封闭的环境。
  • 灯火:希望与思念的象征。
  • 围棋:暗示复杂的人际关系。
  • 骰子:变化与机巧的象征。
  • 红豆:相思的代名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井底点灯深烛伊”中的“井底”象征什么?
    A. 光明
    B. 孤独
    C. 繁华
    D. 兴奋

  2. “玲珑骰子安红豆”中,“红豆”代表的是什么情感?
    A. 友情
    B. 思念
    C. 失落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探讨爱情与离别的主题。

诗词对比
与温庭筠的《杨柳枝》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表现思念时更为细腻,使用了更多的自然意象,而温庭筠则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显得更加浓烈与直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温庭筠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题尹惟晓芙蓉翠羽图 抚州节推萧学易衙宇一新 舟行英德江上和许季如诗 解后乐清主簿姜昌龄一见如平生欢同宿能仁 邵阳赵节斋史君同黄季玉以合江亭三字分韵 题董侍郎山园 送黎明府 其一 归后遣书问讯李敷文 题梅岭云封四绝 渝江绿阴亭九日燕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字旁的字 窃钩窃国 肉字旁的字 包含苔的词语有哪些 涅而不淄 痴小 皮字旁的字 见机行事 覆勘 氏字旁的字 举止 包含摄的成语 夹枪带棍 截拦 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投杼致惑 娟好静秀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