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2: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2:36:56
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
作者:温庭筠
织锦机边莺语频,
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
纵有垂杨未觉春。
在织锦机旁,黄莺频频鸣叫,
我停下织梭,泪水直流,思念远方的征人。
三月的边塞依然萧条,
即使有垂柳,也未觉春天的到来。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却蕴含了边塞诗的情感和意象。边塞诗一般描写边疆的艰苦、思乡之情,温庭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温庭筠,字飞卿,号艳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词作见长,风格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温庭筠的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在唐朝,边塞战争频繁,诗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形成了诗中抒情的主题。
温庭筠的《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是一首兼具细腻情感和生动意象的作品。诗开篇以“织锦机边莺语频”引入,通过黄莺的鸣叫来营造春天的气息,然而紧接着的“停梭垂泪忆征人”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织锦机旁的黄莺似乎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诗人的心情中,却无法驱散他对征人的思念。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边塞三月的凄凉景象,尽管有垂柳拂动,却依然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温庭筠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了他对远方征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既有对春天的期待,又有对征人的无尽思念。诗人在简短的篇幅中,将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诗词测试:
“织锦机边莺语频”中的“莺”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黄莺
C) 麻雀
D) 乌鸦
诗中提到的“停梭”表示什么动作?
A) 继续工作
B) 停下织布
C) 休息
D) 离开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