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5: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5:05:34
太白词
风为幄,云为盖。
满堂烂,神既至。
纷醉饱,锡以雨。
百川溢,施沟渠,
歌且舞兮。
全诗翻译:
风作为帐篷,云作为覆盖的幕布。
满堂的宴席上,神明已经降临。
人们纷纷陶醉,尽情享受,
仿佛受到甘霖的滋润。
百川奔涌,沟渠也被疏通,
我们在此歌舞欢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反映了古代对于祭神、丰收的庆祝。诗中提到的“神既至”可联想到古代祭祀的场景,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和感恩。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豁达著称,尤其擅长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太白词》创作于苏轼的游历和宴饮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神灵和人间欢乐的感悟,反映了宋代盛世的繁荣景象。
《太白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间的和谐共生,诗人在宴席上借助风和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祥和、愉悦的氛围。风作为“幄”,云作为“盖”,似乎在象征着宇宙的庇护,营造出一种神圣的空间。而“满堂烂,神既至”,则传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感激,显现出人们在丰收之际的欢庆心情。
接下来的“纷醉饱,锡以雨”,则用酒与雨的意象,表现出人们的陶醉与满足,体现一种丰饶的乐土的气息,正如春雨滋润万物,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而最后的“歌且舞兮”,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描绘出一幅欢乐的庆典画面,象征着人们在自然与神灵的庇护下,欢歌起舞、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苏轼诗词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风为幄,云为盖”中,风和云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生的变化
C. 宴席的氛围
D. 社会的繁荣
在“纷醉饱,锡以雨”中,“锡”字的意思是?
A. 给予
B. 祈求
C. 祝福
D. 拒绝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神灵的崇拜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