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9: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9:40:22
入蜀垫江道间二首
作者: 李曾伯
纸被夜受用,布袍朝奏功。
光阴半行客,气象一衰翁。
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
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匆。
第一首的意思是:夜晚用纸被子取暖,早晨穿上布袍去朝廷上奏事。光阴如同半路的行客,岁月的气象又像是衰老的老人。为何早晚之间,总是无休止的雨和风?年华与我总是背道而驰,归去的路途又是如此匆忙。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光阴”与“年华”的运用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传统文化中对时间的重视相呼应。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及个人生活,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他行旅途中,体现了诗人在蜀地的所见所感。身处蜀地的环境与心境,促使他思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行旅者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开篇以“纸被”和“布袍”引入,描绘了旅行者在寒冷夜晚的孤独与艰辛,暗示着他在外的无奈与辛劳。接着通过“光阴半行客”的隐喻,表达了时间如行客般匆匆而过,令人感到时间的紧迫与宝贵。诗中“气象一衰翁”的比喻,更是将时间的无情与自身的衰老结合,体现出人生的脆弱与无常。后半部分“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则表明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变化的无奈和感叹,仿佛人生中总是充满了变幻无常的风雨。结尾的“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匆”更是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痛苦与无奈,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短暂的深切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岁月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纸被”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寒冷
B. 温暖
C. 舒适
D. 奢华
“年华苦相背”中“年华”指的是什么?
A. 年龄
B. 时间
C. 财富
D. 事业
诗中“何事朝伊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期待
B. 无奈
C. 兴奋
D. 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