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53
鹿鸣宴
作者:苏轼 〔宋代〕
连骑思思画鼓喧,
喜君新夺锦标还。
金罍浮菊催开宴,
红蕊将春待入关。
他日曾陪控禹穴,
白头重见赋南山。
何时共乐升平事,
风月笙箫坐夜闲。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诗人坐在宴席上,听着鼓声,看到朋友荣获新胜利,倍感欢喜。金色的酒杯中盛着菊花,催促着宴会的热烈气氛,红色花蕊象征着春天即将到来。诗人回忆曾陪伴朋友游览禹穴,期待着再次相聚在南山。最后,诗人感慨何时能够共同享受太平盛世的乐趣,坐在月下,悠闲地听着笙箫的音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风豪放,文笔清新,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鹿鸣宴》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正值人生低谷,诗人通过宴会的欢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对未来的希冀。
《鹿鸣宴》是一首欢快而又富有哲理的诗作,表现了诗人与友共庆胜利的喜悦心情。开头几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出宴会的热闹气氛,鼓声、马声交织,充满生机。诗人在描写宴席的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金罍与菊花的结合,象征着节日的欢庆和美好的祝愿,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与友人游览禹穴的经历,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诗人展望未来,希望能与友人共同享受太平盛世的生活,这种情感流露出一种乐观与积极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富有节奏感,意境悠远,既有对当下的欢愉,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示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通过宴会的欢庆,传达了对升平盛世的向往,体现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罍”是什么?
a) 酒杯
b) 菊花
c) 鼓
“控禹穴”中的“禹”指的是谁?
a) 历史人物
b) 诗人
c) 一种植物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伤感
b) 喜悦
c) 怨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与李白的宴饮诗,苏轼的《鹿鸣宴》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的《将进酒》则表现出更加豪放的个体主义精神。二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