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

时间: 2025-04-26 04:41:26

诗句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26

原文展示: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四个州环绕的岛屿,岛中有众多的洞穴。我在西北角游荡,仿佛在月亮的弯弓上行走。登高远望中原,眼前只有一片空荡荡的积水。我希望能安然归去,四周环视似乎找不到真正的归途。远远地眺望大海,坐下来吟咏、与天上的仙人聊天。在迷雾笼罩的仓库中,谁能分清雌雄?我的幽幽思绪忽然散去,长啸而来的是天风。千山在动,仿佛披上了鳞甲,万谷中传来醉人的音乐。怎么知道这里不是群仙在聚会,天上的宴席还未结束呢?我高兴的是我可以回去,举杯向年轻的青童祝酒。急雨难道没有意图?催促着诗歌飞翔如群龙。梦中的云彩忽然变色,笑靥也随之改变。应该责怪东坡老,容颜已衰,言语却仍显得笨拙。这样的美妙之声,已经很久没有在蓬莱宫中听见了。

注释:

  • 琼儋: 指珠琼与儋州,形容美丽的地方。
  • 肩舆: 轿子,古代的交通工具。
  • 鳞甲: 比喻山峦的起伏。
  • 酣笙: 指乐声和歌唱,形容热烈的气氛。
  • 钧天: 天界,指神仙的世界。
  • 青童: 古代指年轻的神仙或天童。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主张“文以载道”,作品多样,风格兼收并蓄。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海南后,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融合了苏轼特有的哲思与自然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四州环一岛”描绘出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归属感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登高望中原”的描写,引出自己对人生道路的疑惑与迷茫。诗中的“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气势与生命的活力,展现了诗人对壮丽自然的热爱与感叹。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将个人情感与宇宙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他以“喜我归有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示了苏轼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描绘一个被四个州环绕的孤岛,象征孤独与宁静。
    •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表达自己行走的状态,似乎在月光下行走,展现轻盈与自在。
    •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高处眺望中原,看到的只有空旷的积水,反映出诗人的失落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千山动鳞甲”将山峦比作披甲的生物,生动形象。
    • 拟人:“幽怀忽破散”,赋予思绪以生命,表现内心的变化。
    • 对仗:如“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海洋:象征广阔与自由,表达诗人对无限可能的向往。
  • 山川:象征坚韧与不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 青童:象征青春与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海南
    • B. 四川
    • C. 浙江
    • D. 广东
  2. “千山动鳞甲”中“鳞甲”指代什么?

    • A. 鱼
    • B. 山
    • C. 甲虫
    • D. 岩石
  3. 诗人对“归”的态度是?

    • A. 绝望
    • B. 向往
    • C. 冷漠
    • D.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二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苏轼更侧重于哲思与人生感悟,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苏轼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多稼亭看梅二首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其二 和元举叔见谢载酒之韵二首 连天观望春忆毘陵翟园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尝诸店酒醉吟二首 怪菌歌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庚癸之呼 屈客 閠字旁的字 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机开头的成语 展翅高飞 昼吟宵哭 案检 亠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日结尾的成语 洁身累行 矢字旁的字 服服帖帖 王臣 蚂蚱车子 高飞远遁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