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江南 其九》

时间: 2025-07-27 21:46:45

诗句

江南忆,缆系万峰坳。

把酒望穷林屋洞,移船来自石岩桥。

湖水浸山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6:45

原文展示:

忆江南 其九 作者: 范安澜 〔清代〕

江南忆,缆系万峰坳。
把酒望穷林屋洞,
移船来自石岩桥。
湖水浸山腰。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的日子里,船缆系在万峰之间的山坳。
端着酒杯,远望无尽的林木与山洞,
将船只从石岩桥驶来。
湖水浸润着山的腰部。


注释:

  • :系船的绳索。
  • 万峰坳:形容山峰众多,山谷深邃。
  • :无尽,尽头。
  • 林屋洞:指树林和山洞,描绘自然景观。
  • 石岩桥:具体的桥名,可能是当地的著名风景。
  • :浸泡,水流淹没。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色常见于江南的山水画中,体现了江南如画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安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创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江南的秀美风光。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江南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怀念与赞美。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秀丽山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江南忆”,直截了当地引入主题,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缆系万峰坳”,不仅描绘了船只在山间的安放状态,也隐喻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把酒望向“穷林屋洞”,这一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眷恋,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着生命的气息。

“移船来自石岩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船只的移动象征着自由,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依恋。最后一句“湖水浸山腰”,以湖水环绕着山的形象结束,意象清新,给人以回味,深刻体现了江南特有的水乡韵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忆,缆系万峰坳:表达对江南的怀念,描绘船只在山谷间的情景。
  2. 把酒望穷林屋洞:诗人端起酒杯,远眺无尽的林木和山洞,表现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
  3. 移船来自石岩桥:船只从桥下缓缓驶来,象征着对故乡的亲切感。
  4. 湖水浸山腰:湖水环绕山体,展现江南特有的自然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南的美景比作心灵的寄托。
  • 对仗:如“缆系万峰坳”与“移船来自石岩桥”,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柔、美丽的自然环境。
  • 湖水:象征着宁静与灵动,水的流动代表着时间与生活的延续。
  • 山腰:象征着稳重与安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缆”指的是什么?

    • A. 船的绳索
    • B. 河流
    • C. 山峰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江南的怀念?

    • A. 酒杯
    • B. 湖水和山
    • C. 星星
  3. 诗中“移船来自石岩桥”描述的是?

    • A. 船的漂泊
    • B. 船从桥下驶来
    • C. 船在岸边停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的自然景色与范安澜的《忆江南 其九》相似,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多表现出壮丽的气势,而范安澜则侧重于江南的细腻与柔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江南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行香子 行香子·春思 行香子 遣兴 行香子(永州为魏深甫寿) 行香子 忆师父训号白云子,名丹桂,字昌龄 行香子 自咏 行香子 繁花落尽的深春 行香子二首 其一 行香子 行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古独步 弋字旁的字 无天无日 鉴机识变 吊开头的成语 辵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烈女不嫁二夫 穷极其妙 行婆 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束手就擒 大杀风景 麦字旁的字 空中结构 噎噎咽咽 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