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1:26
行香子·春思
作者:曾廉 〔清代〕
镇日无人,帘押垂银。
笛一枝吹上晴云。
谁为宋玉,更赋招魂。
只沈沈地,倚小阁,望修门。
万点桃花,容易成尘。
柳千丝不绾残春。
灰心顽石,懒与闲论。
且荒园去,锄为枕,草为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思绪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慨。整日无人,窗帘低垂如银丝。有人用笛声吹送到晴空之中。谁能像宋玉那样,再次为逝去的情感赋予新的生机?我只是在小阁中沉沉地倚靠,望着修长的门。万点桃花,轻易就会被尘埃覆盖;千丝柳条,却无法再挽留这残冬的春天。心灰意冷的我懒得与人闲聊。不如去那荒园,锄头当作枕头,草地当作我的床垫。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擅长写作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的结合。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行香子·春思》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个人情感的孤独。
《行香子·春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考。开头“镇日无人,帘押垂银”,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心境。接着,笛声悠扬,仿佛打破了沉寂,但又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提到宋玉,借古人的情感与才华来映衬自己的无奈与惆怅。
“万点桃花,容易成尘”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暗含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诗人在面对残春之际,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灰心,“柳千丝不绾残春”,更是对春天的惋惜与叹息。最后,诗人选择逃避现实,去荒园中锄草,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消极的态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忧伤而又深沉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提到“笛一枝”的作用是什么?
“万点桃花,容易成尘”中的“尘”指代什么?
诗人在荒园的选择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1-D,2-C,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