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2: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25:50
上宛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従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在上宛的桃花林中,我独自漫步,刘郎(指刘伶)离去后,不知几次能再欣赏到花的芳香。
厌倦了年轻时追求新奇的美好,闲坐对宫花,想起那些熟悉的香气。
想要赠送给心上人,却不是随便的洧水流过,想要细心编织幽雅的佩饰,来吊念沉湘的故人。
鹤林的神女(指神仙)没有音信,想问她何时能再回到帝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借景抒情,语言生动,情感真挚。苏轼在政治上曾经历波折,但他的文学成就使他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时期,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瑞香花的意象引发了他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叹。
苏轼的《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香与人生的关系,表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桃花的美景,暗示着年轻时的追求与欢愉,刘郎的离去则象征着青春的逝去。诗中通过“厌従年少追新赏”表达了对新奇事物的厌倦,转而对“宫花”的“旧香”产生了深切的怀念,这种情感的转换显示了苏轼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句子,苏轼用“欲赠佳人非泛洧”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说明赠送的并非表面上的礼物,而是蕴含深情的心意。最后两句中提到的“鹤林神女”,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逝去岁月的一种追忆,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写,贯穿了怀旧与期盼,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瑞香花的描绘,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思考。
“刘郎去后几回芳”中的“刘郎”指的是:
A. 刘伶
B. 刘备
C. 刘邦
D. 刘诗诗
诗中提到的“宫花”象征的是:
A. 新奇事物
B. 美丽的女子
C. 过去的回忆
D. 自然景观
“欲赠佳人非泛洧”中的“泛洧”意思是:
A. 随意赠送
B. 深情赠送
C. 轻描淡写
D. 随风飘散
答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苏轼的诗更关注个人情感与经历,而李白则更偏向于描述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苏轼的情感更为细腻,李白的则较为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