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4:45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函关见残雪,褎谷闻春禽。
禽响通朱轮,马嘶入青林。
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
天外汉江来,城下渔网沉。
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
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
在函关看到了残存的雪,褎谷中听到了春天的鸟鸣。
鸟鸣声传入了朱轮车辙,马嘶声回荡在青翠的林间。
花光照耀着崎岖的石路,云雾环绕着寒泉的山崖。
远处汉江水流而来,城下渔网沉入水中。
厨房里准备着细腻的鳊鱼,坐在那儿的宫娥为我们斟酒。
农桑的道理无需教授,古老的习俗自然流传至今。
梅尧臣,字德润,号松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官至太常博士。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绘山水田园,常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该诗是在送别韩玉汝赴洋州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春天到来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色,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田园安宁生活的向往。
梅尧臣的《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送别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开头两句“函关见残雪,褎谷闻春禽”,即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春天与冬天的交替。残雪象征着寒冷的尾声,而春禽的鸣叫则预示着新生的到来。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自然景观,鸟鸣声与马嘶声交织在一起,体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气息。尤其“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将花朵的明艳与石路的崎岖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春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表达了对韩玉汝未来的祝愿。
后面的几句则描绘了人间的生活场景,“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展现了人们在春日里享受生活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则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表达,强调了古老习俗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浓厚的人情味,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物和人间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函关”指的是哪种地方?
诗中“禽响通朱轮”中的“朱轮”指的是什么?
诗中“农桑不须教”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写春天时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有所不同,梅尧臣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展现出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