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梅》

时间: 2025-05-07 01:45:24

诗句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45:24

原文展示: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花蕊在腊月前就开始绽放,而春节后梅花才会开得更多。虽然我深知春天的美好,但又该如何面对这满心的忧愁呢?雪白的树木与梅花的颜色本是相同的,江边的风也随之荡起波澜。故乡的景象无法再见,巫山的高峰依旧郁郁葱葱。

注释:

  • 梅蕊:梅花的花蕊。
  • 腊前:腊月之前。
  • 绝知:深知,确切地知道。
  • :如何,怎样。
  • :忧愁,忧虑。
  • 雪树:被雪覆盖的树木。
  • 江风:江边的风。
  • 巫岫:指巫山,古代名山,常用以象征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齐名。杜甫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风格严谨,内容充实,被誉为“诗圣”。

创作背景:

《江梅》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流亡生涯中的一段时间。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反衬出他的忧愁与孤独。

诗歌鉴赏:

《江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表达了杜甫在梅花与江风中感受到的春天美好与自己内心忧愁的强烈对比。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梅花的盛开,传达出春天的到来,然而接下来的“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则转入对自身情感的反思,显示出诗人对春天的欣赏与对生活困境的不平。诗中“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象,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沉醉,却又无法摆脱内心的忧伤。最后的“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更是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推向高潮,巫山的高耸与诗人无法回归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蕊腊前破:描绘梅花在腊月前发芽,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 梅花年后多:春节后梅花盛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绝知春意好:诗人虽知道春天的美好。
  • 最奈客愁何:但内心的忧愁难以排解。
  • 雪树元同色:雪覆盖的树木与梅花颜色相似,形成统一的画面。
  • 江风亦自波:江风吹动水面,增添了自然的动感。
  • 故园不可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难以再见。
  • 巫岫郁嵯峨:巫山的高峻与诗人的失落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春天的美好联系起来。
  • 对仗:如“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 拟人:江风和雪树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忧愁,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春天与希望。
  • 雪树:象征寒冷与孤独。
  • 江风:寓意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 巫岫:象征故乡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梅》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巫岫”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个城市
    • D) 一棵树
  3. 诗中“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的意思是?

    • A) 春天的美好令人陶醉
    • B) 春天的到来让人忧愁
    • C) 春天的美好与忧愁无关
    • D) 春天的美好难以享受

答案:

  1. B) 杜甫
  2. A) 一座山
  3. B) 春天的到来让人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苦闷,风格沉重。
  • 王安石《梅花》:则表现出对梅花的赞美与坚韧,风格更为轻快。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桃源忆故人(五之四) 对食戏咏 斋中杂题 秋晚 感事六言 遣怀 暮春 初夏 秋思 大雨排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户列簪缨 門字旁的字 驻点 峭整 匸字旁的字 放冷箭 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钟离委珠 惊浪 口字旁的字 涕泪交下 投行 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茕茕孑立 名教罪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