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8 09:57:23

诗句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

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57:23

原文展示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其二
作者:杜甫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
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白话文翻译

登高远眺,目光穿越天际,随着春天的到来,回到了故乡。如今战场终于平息,移植的柳树更能存活。厌倦了与蜀地的交往冷淡,思念起吴地的繁华往事。看来必须整理舟船,长声高歌,扬帆下航向荆门。

注释

  • 天畔:指天边,表示远方的视野。
  • 故园:故乡,作者在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战场今始定: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乱,局势终于稳定下来。
  • 移柳:移植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厌蜀交游冷:对蜀地人际交往的冷淡感到厌倦。
  • 思吴胜事繁:怀念吴地的繁华景象,表示对过去的向往。
  • 理舟楫:整理船只,准备出发。
  • 长啸下荆门:高声长啸,意指发出豪情,向荆门方向出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其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流亡期间,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他在梓州登楼,感慨春天的到来与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二》呈现了杜甫在春日登楼时的复杂情感。在春天的温暖阳光下,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复苏,更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杜甫通过“天畔登楼眼”展现了他登高望远的壮志,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他的目光穿越时空,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故园。

“战场今始定”一句,暗示了经过战乱的洗礼,局势终于开始恢复安定。诗人用“移柳更能存”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移植的柳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重生。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蜀地冷淡人际的厌倦。“思吴胜事繁”更是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吴地的兴旺与蜀地的萧条形成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无奈与苦闷。

最后,诗人提出“应须理舟楫”,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渴望与希望,似乎在暗示着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杜甫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前路的期待,情感丰富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畔登楼眼:诗人站在高楼上,眼光远眺,体现了他登高望远的情怀。
  • 随春入故园:春天的到来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故乡思念之情。
  • 战场今始定:战乱的结束让人松了一口气,局势开始稳定。
  • 移柳更能存:春天的生机在于柳树的移植,象征着希望的延续。
  • 厌蜀交游冷:对蜀地人际关系的冷淡感到厌倦,表露出诗人的孤独。
  • 思吴胜事繁:忆起繁华的吴地,表达对美好过往的向往。
  • 应须理舟楫:准备出发,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行动的决心。
  • 长啸下荆门:豪情万丈,准备扬帆起航,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战场今始定”与“移柳更能存”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历史的转折,又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乱结束的欣慰、对人际关系的失望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情感深刻而复杂,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代表着高远的视野与思想的升华。
  •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柔美。
  • 江水:隐喻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何种自然现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A. 冬雪
    • B. 夏雨
    • C. 春天
    • D. 秋风
  2. 诗中提到的“战场今始定”,意味着什么?

    • A. 战争即将开始
    • B. 战争结束,局势稳定
    • C. 战乱仍在继续
    • D. 战争从未发生
  3. “应须理舟楫”表达了诗人对哪个方面的期望?

    • A. 未来的冒险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故乡的留恋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在描写春天时的风格各有不同。李白的诗歌常带有豪放的气息,而杜甫则更多展现出对家国的深情与责任感。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而杜甫的《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则更多地展现了情感的深邃与思考的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杜甫及其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偶成 舟次湖南 宿西山桂香阁赠某道士 长安秋霁 南乡子(寿牟国史·三月二十) 武皇上宾同百官哭临于思善门外 正旦即事 龙舟坞 平台 芭蕉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肩连袂 溜急 生生不断 二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装腔做势 麻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包含撅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包含秽的成语 庙论 包含背的词语有哪些 旧款 弃物 矜句饰字 要害之地 依门傍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