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不寐》

时间: 2025-04-27 13:29:14

诗句

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

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

气衰甘少寐,心弱恨和愁。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9:14

原文展示:

不寐
杜甫

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
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
气衰甘少寐,心弱恨和愁。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瞿塘的夜晚水面黑得像墨,城内的更鼓声响起。
雾气弥漫,月亮被遮住,星星在楼旁闪烁。
我心情郁闷,难以入睡,心中充满了怨恨和愁苦。
山谷里堆满了高高的垒土,桃花源的美景却无处可寻。

注释:

字词注释:

  • 瞿塘:指瞿塘峡,位于四川省,是长江上著名的险滩。
  • 夜水黑:形容夜晚的水面黑暗,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 改更筹:指更换更鼓,发出更声。
  • 翳翳:形容雾气弥漫,覆盖的样子。
  • 辉辉:形容星星的光芒闪烁。
  • 甘少寐:意为心情不好,难以入睡。
  • 多垒:指山谷中堆积的土石,象征着压抑的环境。
  •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和宁静的生活。

典故解析: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处理想的世外桃源,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饱尝战乱之苦,其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疾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不寐》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诗人因战乱流亡,身处困境,心中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不寐》是杜甫在动乱时期写的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他在夜晚无法入睡时,心中涌动的种种情感。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虑与无奈。开篇以“瞿塘夜水黑”引入,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令人感到压抑。接着,通过“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压抑感,月亮被雾气遮住,星星的微光仿佛也无法驱散内心的阴霾。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气弱心衰的状态,内心的怨恨与愁苦交织,难以入睡。最后的“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深切怀念,尽管山谷中堆满了高耸的土垒,现实的困境让他无法寻找到那理想中的桃花源,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杜甫身处动乱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深刻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中的无奈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瞿塘夜水黑”:夜晚的水面漆黑,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 “城内改更筹”:城市内的更鼓声响起,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但内心的烦恼却无法消散。
  • “翳翳月沉雾”:月亮被浓雾遮住,景象模糊,让人感到无助。
  • “辉辉星近楼”:星星的微光闪烁,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便在暗夜中也有希望。
  • “气衰甘少寐”:诗人因忧愁而感到疲惫,难以入睡。
  • “心弱恨和愁”:心中充满了怨恨与愁苦,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多垒满山谷”:山谷中堆满了高土,象征了现实的压迫。
  • “桃源无处求”:理想的生活无处可寻,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水比作黑色,暗示内心的沉重。
  • 对仗:如“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形成了和谐的音韵与节奏感。
  • 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传达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在动荡时代对平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水:象征着黑暗与压抑。
  • :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在诗中却被遮蔽,反映了失去希望的感受。
  • :微弱的光芒,象征着希望与渺小的安慰。
  • 桃源:象征着理想与宁静,是诗人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瞿塘夜水黑”中的“黑”字表示什么? A) 明亮
    B) 暗淡
    C) 清澈
    D) 颜色

  2.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宁静
    C) 战乱
    D) 忧愁

  3. 诗人夜里无法入睡的原因是什么? A) 喧闹
    B) 饥饿
    C) 忧愁和恨
    D) 疲惫

答案:

  1. B) 暗淡
  2. B) 理想与宁静
  3. C) 忧愁和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夜晚的思念与感慨。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生活的美好,呼应了诗中对桃源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但更集中于对国事的忧虑。
  • 王维《鹿柴》: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形成对比,反映出杜甫的苦痛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洞仙歌(上寿)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赋茉莉) 水龙吟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踏莎行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桢的词语有哪些 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起夺 吴娃 竖心旁的字 诞漫 包含简的成语 一口不能著两匙 狼抢 先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料敌若神 用善 交口称赞 贪权窃柄 骨字旁的字 先计后战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