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1:2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26:25
朝堂斋宿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玉属陪祠日,宫庐寓宿时。
钟来建章远,月过羽林迟。
寒入青绫被,风牵翠凤旗。
贾生谁复召,安问鬼神为。
这首诗描述了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诗人夜宿在朝堂的情景。白玉装饰的庙宇在日光下显得格外庄严,诗人暂时居住在宫殿中。这时,远处的钟声传来,标志着时间的流逝,而月亮则慢慢地越过了羽林的树梢。寒气透入了青绫的被褥,微风拂动着翠色的凤旗。贾谊(贾生)谁还会再召唤?又何必去询问鬼神的旨意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以清新脱俗、自然而有趣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在朝堂宿斋之际,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个人处境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人文关怀。
梅尧臣的《朝堂斋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思索的情感。诗的开头几句通过描绘环境,展现出一种庄重而又清冷的气氛。诗人以“玉属陪祠日”引入,描绘出在庙宇的光辉下,诗人对历史的追溯和对过往的感慨。接着,通过“钟来建章远,月过羽林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遥远,仿佛在诉说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之后的几句则转向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怀念。诗人用“寒入青绫被”细腻地表达了夜的寒冷与个人的脆弱,而“风牵翠凤旗”则引发了对权力与荣耀的思考。最后一句“贾生谁复召,安问鬼神为”更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贾谊的惋惜之情,以及对神明的无奈与质疑,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环境描写与内心独白的结合,展现了梅尧臣对历史、个人命运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追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贾生”是谁?
诗中的“寒入青绫被”传达了什么情感?
“风牵翠凤旗”中的“翠凤旗”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