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5:22
作者: 苏轼 〔宋代〕
恶衣恶食诗愈好,
恰是霜松啭春鸟。
苍蝇莫乱远鸡声,
世上谁如公觉早。
八年看我走三州,
月自当空水自流。
人间扰扰真蝼蚁,
应笑人呼作斗牛。
穿着破衣、吃着粗糙的食物,写出的诗却更加动人,
正如寒霜中的松树,春天鸟儿在其间欢唱。
苍蝇不要打扰远处的鸡鸣,
世上还有谁能像你这样早早觉悟呢?
八年来我在三州游历,
月亮高悬,水流自如。
人世间的纷扰不过是蝼蚁一般,
不妨笑笑那些人,叫他们作斗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三州”指的是苏轼在任职期间曾经辗转的地方,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与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风格洒脱,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他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与贬谪,心境愈加豁达,借助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本诗通过对比恶劣的生活条件与诗歌创作的美好,展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恶衣恶食诗愈好”一句,表达了即使生活艰辛,内心依然充盈着诗意与情感。接下来的描述中,以“霜松啭春鸟”来比喻自己的诗作,强调自然的美好与诗歌的灵动。诗人以“苍蝇莫乱远鸡声”来警示世人,不要被世俗的烦扰所干扰,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音韵美,情感真挚而深刻,充分体现了苏轼的个性与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乐观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恶衣恶食”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富足
B. 生活的艰辛
C. 生活的乐趣
D. 生活的安逸
诗中“霜松啭春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坚韧与希望
C. 恶劣的环境
D. 生活的无奈
“苍蝇莫乱远鸡声”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让人放松
B. 不要被小事打扰
C. 要注意生活
D. 享受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放与不羁,而苏轼在《次韵徐仲车》中更显得沉稳与深思,二者虽有不同风格,但都通过自然与生活的体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