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时间: 2025-05-02 22:53:20

诗句

南岭过云开紫翠,北江飞雨送凄凉。

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欹枕卧看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3:20

原文展示:

南岭过云开紫翠,北江飞雨送凄凉。
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欹枕卧看山。

白话文翻译:

南岭的云在春日中渐渐散开,露出了青翠的山色;北江的细雨飘洒,带来一阵凄凉的气息。酒醒后,梦中回忆已至春末的日子,闭上门,隐居在几案旁,静坐着点燃香火。门外的橘花依然盛开,墙头的荔枝已经成熟,点点斑斓的果实映入眼帘。树木茂密,草丛深处,宁静的环境中,我卷起帘子,倾靠在枕头上,悠闲地看着远山。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岭:指南方的山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紫翠:形容翠绿的山色。
  • 凄凉:形容孤寂和忧伤的氛围。
  • 隐几:指隐居在几案前,几案是古代书房的桌子。
  • 烧香:指焚香祈愿,表示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 橘花荔子:两种植物,象征春夏的生机。
  • 欹枕:指斜靠着枕头。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隐逸、清静的生活态度,与传统文人隐士的情怀相契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其诗歌、散文、书法等领域都有杰出成就,尤其以豪放派诗词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春末夏初,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歌鉴赏:

苏轼的《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展现了他在隐居生活中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开篇通过对南岭云开与北江细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美好与凄凉并存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深刻体验。接着,诗人酒醒后回归现实,反映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隐居生活的自得。诗中的“烧香”不仅是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仪式感。

接下来的描写中,橘花与荔子的对比,展示出春夏交替的时节变化,极具生动的视觉效果,令读者感受到季节的气息。同时,最后两句“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欹枕卧看山”则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体现了苏轼的独特审美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岭过云开紫翠:描绘南岭的云层散去,青翠的山色显露,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2. 北江飞雨送凄凉:北江的细雨带来了春末的凉意,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3. 酒醒梦回春尽日:酒醒时,梦中回忆春天的日子,暗示时光的流逝。
  4. 闭门隐几坐烧香:闭上门,隐居在几案旁,表示内心的安静与对世事的超然。
  5. 门外橘花犹的皪:门外依然盛开的橘花,象征着生命的持续与美好。
  6. 墙头荔子已斓斑:墙头的荔枝成熟,生动描绘了夏季的到来。
  7. 树暗草深人静处:茂密的树木与深厚的草丛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8. 卷帘欹枕卧看山:卷起帘子,斜靠在枕头上,悠闲自在地观赏远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酒醒梦回”与“闭门隐几”,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岭: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北江:传达出凄凉与孤独的情感。
  • :代表着诗人对生活的沉醉与思考。
  • 橘花荔子: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延续。
  • :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D. 秋天
  2. 诗中提到的“酒醒梦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悲伤
    • D. 兴奋
  3. “卷帘欹枕卧看山”中,诗人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悠闲
    • C. 忧虑
    • D. 兴奋

答案:

  1. B. 春天
  2. B. 惆怅
  3. B. 悠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轼的《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偏向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加突出自然的宁静之美。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招凤辞送弹琴杨三游金陵 送徐先辈 答孙山人 歌风台 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 吕梁行 长安秋 短长行 金兰操二首 其一 首夏山中行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适逢其会 吃不上 裕后光前 授玉 单板计算机 月字旁的字 有心人 十指有长短 自休 丿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步履艰难 尣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画龙不成反为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