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40:29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苏轼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这首诗的作者在南迁的途中,感慨人生的变幻与无常。他用“人事千头万头”来形容人生的复杂和难以把握,获得机遇时感到喜悦,失去机会则感到忧愁。诗中提到的“紫绶三公”指的是高官显贵,而“黄粱一梦”则暗示世事如梦,令人难以捉摸。作者回忆起曾经的恩惠,感慨自己被调往英州,心中不免感到惆怅。最后,他提到如果南行到达江边,宁愿不宿于浔阳的旧酒楼,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在的无奈。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质,也有细腻婉约的情感。苏轼的作品经常反映出人生的哲思与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南迁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南迁之事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打击,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开篇“人事千头及万头”形象地描绘了复杂的人生,直白地表达了对机遇和失落的感受。诗中“紫绶三公贵”与“黄粱一梦游”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令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回忆起自己曾受到的恩泽,突显了他对旧日繁华的怀念。当他面临新的调令,前往英州时,心中难免感到一丝失落与茫然。在最后两句中,提到“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不仅是对归属感的渴望,也是对过去记忆的深情依恋。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留恋。
整首诗围绕着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变迁,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即使在逆境中,仍然能够感受到过去的恩惠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紫绶三公”指的是什么?
A. 高官显贵
B. 平民百姓
C. 学者
“黄粱一梦”出自哪个古代经典?
A. 《论语》
B. 《庄子》
C. 《诗经》
诗中提到的“英州”是指什么?
A. 一个城市
B. 一个官职
C. 一个山川